设置

关灯

第53节

第(2/3)节


    起初两天,谢铮还试图将宋书玉拐回房。

    但见宋书玉异常坚定后,加上高考迫在眉睫,他也歇了这些花花肠子,老老实实地学习,白天去知青点,跟蒋正奇他们一起复习,晚上回家吃过饭还要点灯学习到很晚。

    有好几次宋书玉半夜醒来上厕所都看到他房里的灯还亮着。

    宋书玉有些心疼,想办法弄了一些票,让刘桂芝每天换着花样,多做些好吃的补补身体。

    现在他们家一个要高考,一个是孕妇,还有一个老人,都是需要补充营养的,必须得把伙食跟上。

    刘桂芝虽然节俭,但也心疼孩子,女儿女婿天天这么忙,这么辛苦,确实该吃好点。

    在谢铮高考前三天,她还把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杀了,炖汤给他们喝。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为太过仓促,各省的高考时间也不统一,但都在公历12月,农历冬月。

    他们省安排在了12月5、6、7这三天,考点设在县里的几所学校。

    大冬天的,这么远,要是每天还要回家,太麻烦了,万一路上因为什么事耽搁了时间就更不好了。

    所以宋书玉找到宋建国,给谢铮开了一张介绍信,让他去住招待所。

    手里稍微宽裕点的考生都选择了住招待所或者是县里的亲戚朋友家。

    谢铮和蒋正奇住一间屋。

    宋书玉本来是想陪考的,但县里房子紧张,而且厂子里还有很多事等着她,所以将谢铮安顿好,又塞给了他二十块钱后,宋书玉就回去了:“三天后我来接你,加油!”

    谢铮送她到楼下,帮她围上围巾:“厂子里忙,你就别来了,考完我跟蒋正奇当天就回去。你和妈、奶奶在家里等我的好消息。”

    宋书玉没答应,但也没跟他争,只是笑了笑说:“我走了,你也回去吧,吃过饭好好休息,加油。”

    谢铮冲她挥了挥手,目送她骑上自行车离开,这才回了招待所。

    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

    7号那天,宋书玉早早就去了县里,守在考场外,等着考试结束。

    这会儿的高考虽然重要,但还没养成后世那种送考的习惯,所以考场外空落落的,只有零星几个人在等,估计是县里考生的家属。知青和乡下的考生别想有这个待遇了,前者家人基本都在千里之外,后者乡下人要上工,哪有这个功夫来守着孩子考试。

    宋书玉将手插进兜里,慢慢地在考场外踱步。

    冬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呼出的气都是白的。好在今天阳光很好,中午后气温有所回升。

    等到下午四点多,考场终于传来了动静,靠生们陆陆续续地结伴出来,有的满脸喜悦,意气风发,但更多的是愁眉苦脸。

    这次高考宣布得太突然,留给考生们复习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

    而且很多考生都好多年没接触过课本了,早将学到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所以考完后,大部分人心里都没底。

    宋书玉站在路边,盯着大门里出来的人。

    几分钟后,她在人群中第一眼就找到了谢铮。

    他就像是鹤立鸡群一样,让人下意识地将目光聚焦到他的身上。

    蒋正奇和那群知青都围在他身上,仰头跟他说话,看样子是在对答案,每次他一开口,就有人沮丧,也有人欣喜。

    二十岁的谢铮,已经初露锋芒。

    等高考成绩一宣布,他会成为全市最亮眼的一颗星星。

    忽然谢铮停下了脚步,抬头四处张望。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停了下来,问他在找什么。

    谢铮看到了宋书玉,眼睛发亮,笑着说:“我媳妇来接我了,我走了。”

    说着拔腿就往宋书玉跑去。

    蒋正奇见怪不怪了,撇嘴说:“走了,走了,咱们这些孤家寡人就别去凑热闹了。”

    男知青们乐呵呵地笑,女知青们有的附和,有的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