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第(3/6)节
变成国际学术圈通用语言,让所有学者来学习中文的梦想,可不是只有网友们?才有。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讲究策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天工》的发?行,同样也是这样一个开始,至于最后能否达到目的,大家暂时没有想太?多,这不是主要的目的,不过是一步闲棋。
不过许部长他们?也相信,只要夏国能够成为国际学术圈的核心,只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在夏国不断涌现,迟早有一天学者们?会为了科学去学习中文。
《天工》期刊的中英文版本就是这样一个阳谋,虽然有英文翻译版,但永远不要怀疑真正有学术追求的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
众所周知,翻译不是那么准确的,如果是文学作品,翻译作品有时候甚至等同于翻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把原来的故事重新写了一边,至于重新写了一遍的故事到底有多少翻译者加进去的私货,那可能就只有翻译者本人和阅读过原文书籍的人才会知道了。
文学作品尚且如此,讲究准确性的科学论文更加不能容忍翻译上的任何差错。
为什么夏国的学者都要会英文,至少自?然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的都要回英文,因?为主流科学界是用英文写论文的,学者们?往往每天都要阅读相当多的论文,这些论文他们?不可能都让人先帮他们?翻译出来,实际上科学论文想要翻译的精准要求也是很高的,至少翻译者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术素养。
有多少翻译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达到这样要求的翻译一天能翻译多少论文呢?
这样的翻译薪资要求又会有多高呢?
这些都是对科研来说不必要的成本,唯有学者们?自?己能够熟练地读懂英文论文,才能够这样的困境。
更何况,即便真的有学者有条件能够用得起这样的翻译,科学家天生的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会让他们?在心里产生一个疑问,翻译者翻译出来的内容,真的是完全准确的吗?
现在换成外国的学者也一样,当他们?看到英文版的论文,确定了论文了极大价值之后,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开始怀疑,由翻译而不是原作者翻译的论文翻译版是否准确,在学术论文中,有时候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数值、概念、语义的偏差,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样一来,为了能够读懂论文的原文,可能就会有一部分的学者选择去学习中文。
当然,短时间?内这样的人可能不会有很多,因?为他们?需要阅读的中文论文并不多,更可能的是他们?可能会找一个会中文的学生来帮忙,比起不了解的翻译,学者们?对自?己的学生会更信任一点。
但只要《天工》能够持续不断地产出高质量的论文,外国学者们?迟早会为了实际的需求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能够成为国际知名学者的人,大多数智的学习难度比较高,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门语言而已。
如果一切按照预期的发?展,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对夏国都是有利的,即便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期,对夏国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这是后话,现在拿到《天工》期刊的学者们?并没有想那么多,首先吸引他们?注意的是期刊的封面文章,古景耀特意为了《天工》写的论文,标题是“关于空间?折叠技术的一种理?论模型”。
空间?折叠技术也就是人造虫洞,在星际时代已经非常成熟了,哪怕是小国家都可以熟练应用,只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区别而已,但古景耀的论文自?然不可能照抄星际对空间?折叠技术的研究。
他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他考虑到蓝星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现状,用数学方法设计出来的另外一种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之前,谁都不能保证一定可行,不过古景耀在超算“九章”上对这套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就模拟结果来看,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所有这一切模拟的数据也都在论文中体现出来了。
他把这篇论文发?表出来也并不担心会被其?他国家,尤其?是漂亮国学会,虽然
第(3/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