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章—境遇

第(2/3)节
乃小道,分她心神,坏她志气,不可舍大取小,竟不恋慕一个男人。

    前两年顾念家中老爹,自请调回悬关,方便休假时照看老父,李老爹欣慰之余也是愁得白发横生。

    见掌上明珠已届花信年华,亲事仍无着落,急得嘴角冒泡。

    这时气质翩翩的卫安怀正中他下怀,打听家里只有一个老爹,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不是独子,也非长子,家里人口简单,家乡战乱,正四处漂泊,人虽然长得黑,可细看五官精致,气质翩翩,耐心温和,正好和他家闺女中和中和,就起了招赘的心思,为免被捷足先登,赶紧请了媒婆上门说合来了。

    关伯虽对外自称为公子的父亲,可他真不敢做公子的主啊,他看到与公子同龄的年轻人们都儿女双全,公子孑然一身,自是一番怜惜。

    上个月请郎中来把平安脉,未料竟有意外之喜,得知公子身体虽然仍旧不甚康健,但寿数无恙,可谈婚论嫁时,众人欣喜若狂,关伯更是一再追问大夫可是为真,大夫被他们搞得一头雾水,到最后直接不耐烦,偏他们越发激动,怪异反应吓得大夫夺门而逃,请了几个大夫,皆是如此。

    于是以前一些心思也活泛起来,关伯便希望公子早日回去,娶上一门好亲,三年抱俩,老了也不至于膝下无人。

    可是公子笑了,那笑十分流于表面,像是糅杂了苦涩,又硬生生滤去了苦涩挤出来的。

    望着心事重重的公子,关伯不敢再言,孽缘何时休,只能宽慰自己,祸之福之所倚,公子寿数无恙,旁的就当它过去了!

    卫安怀晚间回来才知晓了这么一桩官司,心无波澜,漠然道:“姻缘之事必不能成,以后莫提,空费功夫而已。”

    在众人可惜的欲言又止的目光中,他安抚道:“我知晓尔等的心意,只是如今这处境,不合适。”

    关伯以小儿身体弱,不放心为由拒了,李乡绅直呼可惜,心里多心,猜测他们介意小女曾流落花街,关伯虽然不说,多多少少觉得配不上自家公子,他怕委屈公子,也怕未来小主子被嘲笑出身。

    卫安怀了解到这个李姑娘经历后,私下感叹道:“这是个聪明的姑娘,有如此之才,若困于世人之言语,俯身于炉灶之间,避长扬短,才是真可惜了。”

    他不像关伯等人执着于所谓清白贞洁,这一点看法来自于母亲言传身教,教他不可傲慢看待世间生命,母亲施恩于“贵人”眼中的贱民,流浪的生灵,而遭到嗤笑排挤,他的父亲汲汲于功名,不容名声有一点污点,多次责备母亲自甘下贱。他仰慕母亲高尚的品格,如追逐天上的绚烂日光,愿为此焚毁,也不愿在阴影里饱食血肉膏粱,是以,他与父族决裂。

    另一方面他明白所谓贞洁,乃世之虚妄,以无作有,造女子无形枷锁,流毒百世。

    沉云之从未以此自缚其身,反而其武力家业令诸多人仰望。他痛恨之余也敬佩她能决心斩断这个行当,拒绝背后庞大的利益腐蚀,打造出了如今繁华的云来坊。

    上次出门,他回去的途中也回过味来,那一条街为何多为女郎,且旁人避之不及,世人眼光如刀,她却直接予他们产业,安身之基,教她们立身立心。

    沉云之的确一视同仁,视民为民。

    翌日,玲珑就提议将李家姑娘调回城里,听到这个提议,沉云之哭笑不得:“不必,她本是为了老父申请回乡任职,悬关那边也做得好好的,为我尽忠,为民尽职,皆无所失,不该为我一时好恶叫她忠孝不能两全,况莲慈他是拎得清的,未除我这在喉之刺,怎敢乱来,他向来不愿无辜之人因他而不幸,提点一下宝珠即可。”沉云之仍是有点不爽,珍宝被觊觎,如剜心头肉。

    山村安宁如旧,李老爹犹不甘心,想要硬磨。次日爱女回来不由分说把他接到城里去了,李老爹心灰意冷。

    乡人议论纷呈,羡慕李宝珠好本事,连带父亲也做上城里人了,消息在狭小的村庄如此沸腾,自然也进入了卫安怀耳中。

    “动作如此之快。”嘲讽完这一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