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9节

第(2/4)节
择,这几年她熬够了。

    她的儿子她了解,就算是见了不过是劝她听话些。

    孟小娘擦安静眼泪,道:“我收拾东西,你们先出去吧。”

    第97章孟氏自尽

    几个婆子在门外等着孟小娘收拾,她们不敢说道议论,夫人吩咐过下头人嘴要严实。

    但这在燕国公府算得上丑事,眼看三公子要定亲,结果生母却要被送去裕安,以后分隔两地,这辈子恐难再见上一面。

    搁谁谁受得了,而且,这都要走了,三公子也不来送送。

    看着也没什么情分。

    孟氏的三个孩子,三姑娘早就嫁人了,六姑娘在许小娘身边,三个孩子,搁别人这辈子都稳妥了,可她最后什么都没捞到。

    不过转念一想,去裕安也不错,那是夫人娘家祖上之地,有好吃好喝地供着,这一辈子不也就那样吗?不比她们这些下人日子好多了。

    人还是得看开点。

    等了两刻钟多,屋里没人出来,里面也没有动静。孙婆子心突然紧了一瞬,她想去催一催,可怎么叫喊里面都没人应声,推门发现门闩从里面插上了。

    这回孙婆子彻底慌了,喊人过来,几人合力才把门给踹开,却见孟小娘吊在房梁上。

    她穿着五年前来庄子的那身衣裳,头上一只素银钗子。在这儿的几年,三姑娘来过两次,三公子来过三次,送过银钱料子,比这体面的也有,但她没穿。

    孙婆子大喊着救人,可这都过去两刻钟了,孟小娘早就没了气息。

    一个人若想死,拦都拦不住。

    孙婆子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儿。若是在别的府上,处死个下人或者哪个妾室犯了事,私下弄死,都是常事。

    就像安王府,一个侧妃都能悄无声息地没了,有谁知道,可在燕国公府,哪怕犯了事儿,夫人也只是给发落到庄子上。

    她觉得有些瘆得慌,可一想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儿,人又不是她害死的,她怕什么?只压了压心神,把庄子里的人仔细敲打了一遍,把人放着,匆匆回燕国公府复命去了。

    燕明泽一早去了书院,沈氏也是怕夜长梦多,所以才让府里的婆子赶紧去庄子。

    但沈氏没想到,孟小娘会自尽,听到这消息时精神都有些恍惚。

    都说死者为大,在沈氏这儿也是这个道理,人都死了,从前的事儿再计较也没用了。

    “这事你们都给我憋在心里,若我在外面听见一个字,你们自己想想后果。”沈氏又道,“你办事儿还算牢靠,等过午之后,你去书院给三公子传个话,就说……我身体不适,让他回来。”

    孟小娘是入不了祖坟的,最多在庄子里找一块地葬,燕明泽是她的儿子,总不能最后一眼都不去看。

    “你再去淳安侯府传个话,三姑娘想来便来,不想来就不来。”沈氏觉得,还是得知会一声,其余人就不必告诉了。

    只不过沈氏不知道,孟小娘就这样自尽了,究竟是为了让她儿子无后顾之忧,还是说心死如灰,觉得再活下去没什么意思。

    但人都死了,谁都不知道孟氏临死前想了什么。

    至于燕明泽会不会后悔,沈氏也不清楚。

    这些事儿,沈氏不许下往外传,更不许在私下议论,她对燕明荞说的是,孟小娘已经去了裕安。

    女儿还小,这种事还是不听为妙,就当孟氏去了裕安吧。

    要问她会不会觉得是因为要去裕安才导致孟小娘自尽的,沈氏可不会这么想。

    孟氏有一个好儿子,为了儿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情愿把女儿卖了,情愿在庄子待五年,如今想不开自尽,这还能怪到别人身上去。

    燕明荞知道孟小娘已经去了裕安,还安心了些,尽管不在盛京,但去那之后不缺吃少穿,也算养老了。

    下午,燕明泽从书院回来了,得知消息之后,愣了好一会儿。

    然后就动身去了庄子,处理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