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7节

第(2/3)节
。”

    沈氏道:“从前的事就别再提了,现在吃喝可还好,下头人伺候的尽心吗。”

    燕明月从未像这样和嫡母说话谈心,这应该算谈心吧,她深吸一口气道:“尽心尽力,都是母亲管家有方。”

    沈氏点了点头,暂且想不出有别的要问的,就闭上眼睛养神了。

    不让下面人日日请安之后,她精神也好了不少。

    回到府中,时辰没有太晚,燕明荞去上课了,燕明玉那边也不用想,估计在睡觉。

    一日要睡三次,怎么就这么能睡。

    不过这次沈氏是真冤枉燕明玉了,燕明玉还真没睡觉,她在给楚堪疑写信。

    楚铮前阵子回书院了,上个月月底放了两日假,据他说能跟上。

    楚铮应该不会撒谎,他逃课的时候也说自己逃课。

    他不考状元,能认字跟上就行,当然,考上更好,说出去好听呀。

    再过一两年,楚铮就要进军营了,幸好如今没有战事,不必担心他安危。

    这小子,算是长大了。

    燕明玉写了展信佳后,先说了楚铮的近况。楚堪疑是他的父亲,以往打仗顾不上就算了,如今不打了,肯定担心儿子的安危。

    换句话说。楚堪疑娶她一大部分原因在楚铮,她不知道楚铮会不会给楚堪疑写信,所以燕明玉单写楚铮就写了两页纸。

    到她这儿,就不知该怎么下笔了。

    写什么呢。

    像楚堪疑那样,但写吃饭睡觉看话本,估计他会觉得有点无趣。

    不写这些还能写什么。

    燕明玉本来就不喜欢写字,这下更犯难了。

    最后,她就在信中问了问楚堪疑在西北吃的如何住的如何,何日回盛京。

    这封信就这样寄过去了。

    西北军营主将帐中,楚堪疑把燕明玉上次寄的信翻出来看了看。

    他以前倒是往家中写过信,但他没收到过家信。

    卢氏在世时,战事吃紧,他各处跑,就算写了也收不到。

    卢氏过世那年楚铮两岁,两岁的孩子哪儿会写信。等楚铮终于启蒙了,父子俩关系僵硬,楚铮盼着他别回盛京,更没写过信。

    有时候不收到信反而是好事。

    家信这种东西,对楚堪疑来说真的是头一次。

    第一次收还有些吃惊,看信里写什么,有点不敢看。信上说燕明玉收到玉佩了,很喜欢,其余的话都是家常话,问好问安。

    楚堪疑看了两遍,就把信收了起来。

    军营中下属都知道他定亲了,副将姓刘,就是最开始找家中夫人去燕国公府找宁氏说和的。

    后来不了了之,结果最后又成事,免不了打趣两句,说什么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这不还是结亲了。

    楚堪疑说:“尚未成亲,别乱说,省着坏了人家姑娘名声。”

    刘副将拍了两下嘴巴,“瞧我这嘴,就爱胡言乱语。”

    刘副将比楚堪疑年长不少,不过战功不看年纪,谁能打,能带着打胜仗就是好将领。

    楚堪疑每月往燕国公、镇北侯府各写一封信,楚铮不回,燕明玉偶尔回。

    回也不会说写太多事,信上说楚铮的多,她自己会写出门看铺子、去赴宴的事。

    楚堪疑见过燕明玉几次,她相貌大气,和她妹妹在一块儿时笑得会自在明媚些,那次见她和尚书府的公子一起,就拘谨得多。

    和他亦是。

    她对楚铮很好,陈管事写过一次信,信中说燕国公夫人为楚铮请了先生,每日上课,上了一个多月,又回书院了。

    信里还说,楚铮和燕国公府的姑娘一处,比以前懂事多了。

    陈管事很感激燕国公府的人,能把小世子的习惯掰过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楚铮就是听燕国公夫人的话,连府上五姑娘的话都听,明明比五姑娘年纪大。

    这些好,楚堪疑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