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9节

第(2/3)节
玉竹决定在上京建立一所新式医学院,招生目标便是全国开蒙后的学子们。

    过了假期便吩咐户部拨款,由工部和科研部共同着手操办。

    学校全称为“上京医学学院”,学校的位置是宋玉竹亲点的,就坐落在皇城附近的君王府上,这里是前朝隆武帝小舅子的宅府,如今早已空闲出来,正好拿来盖学校。

    整座校园占地面积三百余亩,教学楼按照宋玉竹的要求,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共计六层,每层有十间教室,可同时容纳三千名学子同时使用。

    学校内配有宿舍、食堂、公共汤池和公共茅厕,还有蹴鞠场和休闲场地,可以满足学子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当然想要考取上京医学院的也不容易,需要背诵《药典》《伤寒杂病论》《脉案大全》以及宋玉竹亲自编撰的《疑难杂症论》。

    学校采取三年制,主要教授的课程有临床中医学和理论医学,还有现代医学。

    教课的老师,暂时拟订太医苑的白宁,方敬,医学府的敬会敏,宝芝堂的林老先生,以及宋柏和宋桥。

    学校建成前,那个叫刘阳的小助手和张郎中都跟在他身边学习外科医学,将来这二人负责教授学生现代医学。

    原本宋玉竹打算去学校亲自教授现代医学,但思考再三放弃了这个打算,他身份特殊不方便经常出宫,只能把知识点教给这两个人,再由他们传授给其他学子。

    九月末宋柏和宋桥扶灵从江城县回到上京。

    这一路虽没有风餐露宿,但两人也累的不轻,都瘦了四五斤,不过精神倒是不错。

    回到江城老家见了不少亲戚和老街坊,大家都知道宋玉竹当了皇帝,见到宋家两位老爷都恭恭敬敬的拜礼。

    宋柏还特地回了自己曾经的医馆转了转,如今医馆已经盘给了宋大明,就是之前的掌柜的。

    宋大明乍一见到宋柏,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跪在地上磕头,半晌才道:“东家,您回来了!”

    宋柏将他扶起道:“回老家挪坟,不日还得归京。”

    宋大明红着眼睛感慨:“真没想到少爷竟然做了皇帝,真好!”

    自从大启建立以来,百姓们都感受到了新朝的好。免了三年的税不说,如今又取消了丁税,百姓的日子可是越来越好过了!

    主仆二人聊了半个时辰,宋柏还有事在身,准备离开。

    宋大明望着他的背影有些不舍,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

    宋大明的兄弟一家跟着二老爷进了京,听说宋全现如今是府里的管事,日子过得很不错。

    他留在江城县虽不如弟弟,但比起其他人已经足够富裕了。

    能遇上这样的东家是他们上辈子修来的福报,只盼着东家和少东家福禄双全、长命百岁。

    第106章柔佛土著

    宋柏归京后,宋玉竹把打算让他去学校任教的事说了说。

    这几年宋柏在上京一直只能闲赋在家中,原本想继续开医馆,奈何身份不同,有许多不便的地方,最后只能放弃了。

    听闻儿子让自己去教书,宋柏心中有些忐忑,毕竟他没干过这种事。

    宋柏道:“我没教过学生,万一教不好,岂不是砸了学府的招牌?”

    宋玉竹笑着说:“父亲放心,您能把我教导的这般好,将来一定可以教出许多名医。”

    宋柏被儿子逗笑:“你与旁人不同,我只是帮你引上了路,其余都是你自己学的。”儿子五岁开蒙,八岁能背上千个药方,十岁就跟着他一起行医辩证。这样的孩子,一万个也未必能挑出一个来。

    江蓉道:“儿子建学府不容易,你既然有这个本事就别藏着了,多费心帮其他学子引引路。”

    老辈子讲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大多数郎中都只传给本家人,而且传男不传女,也变相导致许多方子都失传了,这也是宋玉竹建医学院的原因之一,他一定要中医传承下去。

    宋柏犹豫再三后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