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第(2/3)节
到五十岁。
到了盛朝丁税又涨了许多,从四岁改为两岁开始交丁钱,每人每年二十五文,十六岁成年后丁钱涨至一百二十钱,并且要交至五十三岁。
简单举个例子,一户农家,家中有七口人,两个成年男子,一个幼子,那么这户农家一年光丁税就要交二百六十五文钱,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一笔开销。
丁税限制了这个朝代的人口增长,毕竟一个成年人每年要纳一百多文钱的税,年轻时还好,若是到年老时没了劳动力,这钱就成了负担。
所以丁税一定要改,但是怎么改是个难题。既要保证国库收入,又不能损害百姓利益,着实让宋玉竹为难。
早朝过后他将户部的一众官员留下,单独商讨税收的问题。
御花园中,宋玉竹坐在亭子里喝茶,天气冷了园中的花草已经开始枯黄,五六个内侍正在收拾园子,将枯萎的花移走,换成耐寒的植物。
“陛下。”刘蔺带着一众下属走过来。
“景节,过来坐。”景节是刘蔺的字。
“谢陛下。”刘蔺坐在侧边的小凳上,其余人就没这么这待遇,只能站在亭子外面供差遣。
宋玉竹放下茶杯道:“爱卿养花吗?”
刘蔺摇头:“臣是个俗人,不会养花,家慈倒是喜好养花,但养的都是易活的普通品种,最好是能开大花朵,热热闹闹的那种。”
宋玉竹眼里带着笑意,刘蔺祖上是屠户起家,跟他不合的官员背地里还叫他杀猪的。
“那株花好看吗?”
刘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支白中带粉的花朵,颤颤巍巍的在风中摇曳,即便是他这种俗人也能看出这花的名贵。
“好看。”
“那株美人颊坊间卖到一百多两银子一颗,可惜这花只开一季,如今快开败了,跟枯草也没什么差别,一会就被内侍拔出去焚烧了。”
“朕听闻江南富商爱好花草,院子里种满这种名贵的花。”
刘蔺若有所思的低下头。
“明年该征税了,户部可拟定出税收的标准?”
第88章富贾
刘蔺连忙让左侍郎将拟好的册子呈上来。
“税收已经拟订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细微末节略有改变。”
拟订的方案是以盛朝为税法基础,将土地税降低至17,丁税调整回四岁起征钱数不变,整体下调不多,这样可以保证国库的基本收入。
刘蔺知道,税法肯定不能让皇上满意,这三年他也摸出一点门道,陛下最看重的就是民生,与民争利的事肯定不干。
但前朝每年税收大概在三百八十万到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之间,户部必须保证明年的税收能在三百五十万两白银以上才能满足国家的正常运转。
这些钱包括军费、官员俸禄、祭祀供奉、修桥铺路等等,还不算上皇宫内的开销,宫廷内由皇上私库出的。税收的银子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凡多花一点,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前朝因为隆武帝开始败家,败到最后连打仗的钱都拿不出来,最后落得亡国的下场,世家们却各个富的流油。所以如何摆脱这一现状成了难题。
这两年宋玉竹修路造车造船,大刀阔斧花银子属实不少花,虽然从前朝世家手里搜罗了大量银子,但早晚有花完的一天。
如果不能保证国库充盈,他这个户部尚书恐怕就要做到头了。
果然在宋玉竹看完册子后,手指轻叩着桌面道:“税收方案朕不太满意。”
“丁税没什么改变,地税下调三个点也不能让百姓得利,穷人依旧穷,富人更加富,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
户部其他官员一听连忙低下头,一个个缩着脖子装鹌鹑,这种事他们做不了主,干脆也不当出头鸟。
刘蔺道:“臣另有一份方案,只不过还没完善,陛下可要一看?”
“好。”
刘蔺从袖口拿出另一本册子,呈了上去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