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
第(2/3)节
蜜三刀。”温润给她说了蜜三刀的典故:“这可是一道名点。”
他说的是两个典故。
一个就是关于蜜三刀跟苏东坡的关系,还有一个是另外的版本。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往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
后来,经苏东坡亲自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
还有一个典故就是每块三刀上方的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并讲一典故:据说苏南人和苏北人曾经交流面点的制作方法,相互都留下一手,苏南人没有传授苏北人怎样制作董糖(和董小婉的渊源这里不提)。苏北人也没有教苏南人怎样制作三刀(看似简单的三刀也有其繁复的配方和程序)。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密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时过境迁,多少实在的点心都变了。只有三刀,以不变应万变,老样子。
讲完之后,身边的孩子们都觉得长了见识,突然有一个讨厌的声音,插了进来:“原来蜜三刀,有两种来历啊!”
温润扭头一看,顿时皱眉了:“藏头露尾,不是君子所为。”
“学生只是路过此地,听见了大人的高论而已。”文大才子,带着几个人,穿着棉质的青衣直缀,一步三摇的站在温润他们的身后。
“那听完了,是不是可以走了?”王珏毫不客气的撵人。
“王珏贤弟这也太小气了吧,我们不过是来……。”这人话还没说完,就被王瑾打断了:“不过是什么?我们这里有女眷,眼瞎啊?还往前凑?找打就直说,我大哥那边有的是亲兵,打不死你们。”
阿珍姨她们几个也是跟来看热闹的,但同时,她们都是围着大小姐的人形屏障。
一看到有外人来了,一个个将大小姐围了起来,何况有青纱帐在,这一看就是有女眷在的地方。
真的跟二少爷说的那样,是个睁眼瞎。
这都看不出来,这里有女眷在!
“女眷?王将军不是跟温雅士……是契兄弟吗?”文大才子这嗓门儿,可够大的啊。
“既然知道我们是结契的兄弟,就该知道,我现在是王家人。”温润没好气的道:“我是孤身一人无所谓,可王家有王家大小姐,你鼻子上头那两个眼珠子,是喘气用的吧?”
温润的声音更大,而且骂人没带脏字儿。
立了青纱帐的都是带了女眷来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那怎么不跟王将军坐在一起?”旁边有个白目的家伙,还来了这么一句。
“你觉得,那边合适吗?”杨木指了指那边:“王将军身边光是副将、先锋等等就好几位陌生的男人,周围都是亲兵,全都是男的,就她一小姑娘,坐在里头,你家的女眷,想必不会在意男女之别。”
这说话也够给劲的,把那个人噎了个半死。
谁敢说,自家不在意男女之别?那是乱家!
王将军那边的确是人多的很,而且不论是副将、裨将、先锋还是亲卫,都是男人。
这边是带着女眷的,哪怕是仆妇,都带了七八个,就为了照顾小姐一个人。
当然,都是跟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所有的仆妇都想来,其他人更想出门去溜达溜达,将军府的下人,轻易也不出去。
今天就当是休假了,仆妇们也能成群结队的出门去。
文大才子这才发现,自己这边不占理,赶紧低头道歉,他可是有前车之鉴:“对不起,大人,我们这就先过去了。”
拱拱手,行了一礼,就带头走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