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9节

第(2/3)节
姑侄二人谢了又谢,张三儿这回看到了赵良子,很是慈爱的道:“以后我们常来,你有什么好货,给我们留着点啊。”

    这就是认了地方,一般这样的富贵老爷,很是舍得花钱,渔家子要是有了这么一两个主顾,可就不愁卖货了。

    但也会发愁,自己捞不到好货。

    “哎,行!”赵良子笑出来一口白白的牙。

    温润拉这有点依依不舍的张三儿上了车子,两个大木桶放在车子后头绑定,俩人坐在车里头,外头的车老板子一打鞭花儿,车子就轱辘辘的往前走了。

    马车里,温润斜着眼睛看着张三儿。

    张三儿嘿嘿一乐,老脸一红:“这月姑是咋回事儿?”

    他倒是乖觉,知道温润没事儿不会拉着他专门来这码头买什么新鲜渔获,以往都是温润自己跑来玩的,家里那么多事儿要他这个大管家来处理呢。

    “月姑命苦啊!”温润叹了口气,说了月姑的身世:“她虽然说了不嫁人,可是如今她侄子长大了,就算是她出嫁,只要那人有心,照顾一下这个侄子,也还是可以商量的嘛。”

    “你说当时,怎么不给我也娶个老侠女……。”张三儿嘟嘟囔囔:“现在这事儿咋办?”

    原来他是看到那些老卒们娶了老侠女们,是羡慕的……可是他没赶上那好时候。

    第259章温家庄没了!

    “你给我找的人?”张三儿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媳妇儿:“这女子看着还行,有情有义,她那个侄子……不知道是不是个白眼狼。”

    “赵良子其实有机会上学堂的,但是他不去,说是怕给姑姑增添负担,虽然他去了,也没什么,可是他没有,他宁愿跟着姑姑一起去辛苦的打鱼,也要让姑姑的负担轻一些,是个好孩子。”温润事先都调查过了。

    赵良子这少年不错,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勤劳,致富。

    “我知道了。”张三儿摸了摸下巴:“这事你不用管了。”

    “那好,以后去买货,你去啊,记得不能少了我们的食材。”温润每日去码头,也不是白去的,各种新鲜食材都往家里搬,味道还不错。

    第二天温润没去码头,张三儿去了。

    结果只带回来几条大草鱼,被后厨做了鱼丸子汤来吃。

    接下来几日,温润还送了妹妹去了一趟兰心蕙舍,这次是研究十字绣,一群女孩子,绣十字绣呢,打算过年的时候,当做贺礼。

    入了冬月,这天气冷了起来,偶尔还下一场雪。

    府城繁华,下了雪也不见萧索,反倒是有不少贩卖冰糖葫芦小贩出现,如今家里也做了这东西,糖炒栗子,糖渍山楂的小吃。

    温润又应邀去了一趟举办的赏梅文会。

    这个地方倒是有三五十个人,是个大文会呢。

    在一片梅林里举办的,梅花盛开,十分美丽。

    不少人吟诗作对,温润还看到了好几个熟人。

    有了熟人就好办事了,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不过随后,有几个人大概是听说过温润的关系,就有人叫号了:“听闻温雅士是永宁人氏?”

    “不错。”温润看了看这个眼生的小子。

    为什么要挑衅他呢?因为在座的就温润没什么“势力”,其他人不是有同窗好友,就是有师门先生的,就温润啥都没有。

    加上他温雅士的名头,又是张炳大人亲口说出来的,故而大家也想看看他的才华如何?

    百闻不如一见么。

    “今日大家都有所成就,不知道能不能请温雅士来一首诗词?”

    “据说温雅士才华横溢。”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人如其名。”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温润都有些想笑了:“想看我吟诗作对就直说,不用这么麻烦。”

    温润本也想上去写一首,参加的文会多了,他就知道,不写诗是不行的,不过怎么写,才最重要。

    尤其是这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