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0节

第(2/3)节


    “咱们不用那么客气,我是你上司,有什么事情,我给你扛着,但是你可不能坑我啊。”俩人关系很近,说话也不用客气:“你的事儿,看着办,我的事儿啊,你也给我办好。”

    “知道,知道了。”欧震道:“我送你到城外。”

    “当然了,我以后可是你的上司啦!”辛明大人乐呵呵的道:“希望三年以后,你也能做我的位置。”

    “我会努力的!”欧震一握拳:“步步高升啊!”

    他们一伙人往外走,因为是清晨,太阳都没升起来呢,他们一伙人就到了城门口,正好赶上城门开启。

    一行人往外走,直奔五里亭,就是迎客亭和送客亭所在地。

    以前那里破破烂烂,如今却收拾的焕然一新。

    那里如今已经站满了人。

    温润让人弄了个万民伞在这里放着,很多人看着这把伞,简直目光复杂!

    “这个东西,真的能行啊?”张大爷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怕犯忌讳呢!”

    “不会,这个东西,可难得了。”温润道:“没泄露消息吧?”

    “没,有的人都不知道按手印是干啥的。”张大爷道:“幸好是很多人都在按手印,也不可能是做啥坏事儿,要不然,还真弄不到这么多人的手印儿呢。”

    温润乐了:“嗯!”

    万民伞这个东西,是清朝的时候,出的产物,当时的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

    并非为了遮风挡雨,而是用来显摆的。

    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那么上官就该将此人的事情,重新审理一遍,以防止有冤枉人的事情发生。

    毕竟如果是个坏官员的话,当地百姓不会如此反应。

    故而这万民伞在当时,是官员升迁必备的东西。

    没有这个东西,都不能说自己清廉如水,爱民如子。

    清官离任自然有人送伞,而那些贪官离任时为了保全面子,也要想方设法弄把万民伞装点一下门面。

    到了晚清,这一风气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了官场上的一种陋习。

    温润前生可是研究过万民伞,甚至见过光绪年间的万民伞,那可是一件文物。

    所以很早以前,他就让人偷偷地制作了这把万民伞,只不过清朝的时候,这上头的图案,绣的可是团龙,但是在本朝,这是僭越。

    可是大罪之一,且没人会绣团龙图案啊。

    所以改成了梅兰菊竹四君子的图案,这个不犯忌讳。

    偷偷摸摸搞了这么多事情,就差这临门一哆嗦啦!

    等到辛知府跟欧县令到了跟前儿,看到这么多人,沉默的站在这里,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这是干什么呢?”欧县令回头看了一眼他带来的人,也就百八十号人,县衙里的人都来了。

    可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啊!

    这可漫山遍野,看起来成千上万啦。

    “上伞!”温润让杨大叔,喊了一嗓子。

    杨大叔就喊了,这动静很大,对面的人一片茫然,上什么东西?

    杨大叔就跟几个村长一起,打起了一把伞。

    这把伞大的很夸张,用的是绸子做成伞面,就是绸子用的是天青色。

    对称的四个方位分别用金丝绣着四君子的图案,图案之间采用盘金绣技艺绣了十五位乡老的名字。

    内衬用黑色的绣线,绣了“辛明大人离任,百姓泣泪送别”的字样。

    伞圈的底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