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第(3/4)节
什么意思?”吴山长喝了口茶。
温润自打当了举人之后,这身份是涨了上去,可这本事,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吴山长现在可是真的要倚重他了。
“我想,咱们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这竹子。”温润笑了:“不如……。”
温润说了半天,众人频频点头,吴山长不由得将此事交给了温润去办:“缺什么少什么,尽管说。”
“其实以后这里,就是给每一位学政大人,来咱们这儿,暂住的地方。”温润道:“就算不是年年修缮,可只要二年一换新,就可以了,维护的费用,可以我出,或者是大家一人掏一点钱,这也不费什么事儿。”
“这个思路很好,设定也不错,很好,很好。”吴山长点头道:“此事就拜托给你了。”
“此事还是交给我吧。”许攸却开口:“温润先回去安排一下,准备一番,这不是要接待学政大人么,他还是别分心了。”
“也是。”吴山长觉得许攸说的有道理。
“那就麻烦悠然兄了。”温润跟许攸的关系更亲近一些,他的跟许攸,也不分什么。
他还在许家有个单独的院落呢。
事情有人去办了,温润也就放松了。
第二天他就回了莲花坳,在莲花坳过得中秋节。
中秋之前,温润给家里发了红包,长工们甚至一人分到了二斤猪肉,一只大肥鹅,还有月饼,然后给他们放了两天假,回家去过节。
至于家里的仆佣们,给了红包,没发东西,反正他们吃住都在家里。
中秋之夜,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全家人聚到一起,赏月,吃月饼。
除了月饼还有各色水果,小零食,摆的满桌子都是,大家坐在庭院里,旁边还有烧烤炉子支撑着,后厨的女眷们,嘻嘻哈哈的烤着一些东西。
温润喝着菊花茶,让几个孩子,一人背一首,关于中秋的诗。
“风吹玉露洗银河,爽气平分桂影高……。”这是王珏背诵的《中秋月二首·其一》
“圆魄上寒空……。”这是王瑾背诵的《中秋月二首·其二》
都是唐朝诗人李峤的诗句,只不过王珏背诵的是比较多的七言诗,王瑾背诵的是五言。
王玫小姑娘只是跟温润说了一声“哥夫,中秋快乐”,温润就高兴了,特意给她买了一个玉石雕刻的小兔子,只有小姑娘巴掌大,送给她礼物,小姑娘高兴得摸着小兔子,很喜欢。
倒是陈旭,念了一首李太白的《静夜思》,虽然有点文不对题,但是他喜欢,温润也不跟他计较这个,也给了他一个小红包。
小少年高兴地笑了,越发俊俏的他,看起来真的很出色。
温润喝着茶,吃着水果,闻着烧烤的味道:“那边什么东西熟了?”
“烤蘑菇,烤羊肉串儿,还有烤鱼都好了。”
“哦,拿一些烤蘑菇给我们。”温润觉得烤蘑菇能好一些,一群小孩子这么晚别搞那么多油腻的东西,所以他没想要烤肉串。
可惜,有人惦记上了啊!
“再给来点烤肉串!”王珏在一边喊了一嗓子:“羊肉串啊!”
“这么点吃什么羊肉串?吃猪肉的吧。”温润立刻就改了口,他们家猪肉串用的是梅花肉,嫩啊。
“好吧。”只要是肉就行,他们不挑剔。
吃了点烧烤,菜多肉少,不过有点河鲜,烤的河蚌很好吃。
第二天温润就给来上学的孩子们布置了一下功课,然后去了县城。
到了老许家之后,许攸在跟他用茶的时候告诉他:“已经按照你的想法,让人去做了,你看还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了,你能办好,我呢,准备一下,那位听说是个才华横溢的官员,我可得好好的准备一二。”温润乐了。
他需要养精蓄锐,来应付即将到来的风雨。
很快,时间就到了八月十八。
温润一大早就起来,洗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