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第(3/5)节
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些耸人听闻的留言,一个接一个的知情人士站出来爆料,左一个“听说”、“传闻”,右一个“圈内朋友”、“高中或大学同学”,一下子就把虚拟空间的匿名发言变成了威严法庭里的呈堂证供。
“好了,先写嫖娼吧!”上司做出了最新指令。
之所以先写“嫖娼”,是因为除了嫖娼以外,在众多知情人士的联合夹击下,孔安“劣迹斑斑”的过去已经占满了整个电脑屏幕——大学期间“挂科”、“夜不归宿”、“脚踏多只船”,甚至还有“退学”。
把“嫖娼”和“退学”联系在一起的,是某个网友发出的孔安母校官网六年前发布的针对三名因嫖娼被行政拘留的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截图。为了保护学生隐私,个人信息部分只标明了学院、姓氏和学号,而前两项刚好与孔安一致,至于学号,则无从考究。于是,这一帖子下的“吃瓜群众”们开始沸腾起来,孔安从前的“名校学霸”人设便在一夕之间坍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或直白、或含蓄、或恶毒、或讥讽的辱骂。
奇怪的是,在另一张关于疑似有“朱晓宇”本人的偷拍照片从某个新兴娱乐号流出的时候,这些网友们似乎忘记了孔安的母校是哪一个。因为在那张孔安开车送一个女学生回学校的照片中,车子停靠的大学侧门并不是这张官网截图里的学校。如果按照朱晓宇的说法,她与孔安应当是同校同学,但这张模糊照片里的未出现校名的大学侧门并非孔安的学校,有位关注孔安已久的“路人粉”指出这一漏洞,却被众网友疯狂围剿、集体唾骂,把这位正常提出质疑的网友贴上“脑残粉”的标签。不一会儿,这位被定性为“脑残粉”的网友id、博文便出现在了某视频网站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u主的最新吐槽视频中,名为“世界的参差,文明观猴——孔安脑残粉丝大赏”。视频阴阳怪气的嘲讽,对这位网友、以及其他先前曾发言表示相信孔安的粉丝的曝光引来了众多弹幕的附和乃至人身攻击。在多数能够显示i地址的软件评论区,网友之间的谩骂也上升到了地域之间的攻击,没有人想给自己的家络世界里永无止息的大众审判。
这张在一众夜店女郎“谈心”照中脱颖而出的校门外约会女大学生的照片同样引起了陈维和林晗的注意。照片因模糊而显得陈旧,看起来有些年头,照片中的女生打扮也颇有年代感,有人说是朱晓宇,也有人说是孔安约会的大学生,对此,朱晓宇并没有回应。
孔安看着照片中的场景仔细回忆了半晌,才想起来这是去年之贻还在家时,他有一次回舅舅家,思言刚好也在,出来的时候便顺道送思言回了学校。思言那天很紧张,应该说,不只是那一天,在每一次,她为数不多地见到孔安的日子里,她都会很紧张。一路上,两人并没说什么话,到了校门口也只是道了别,便没了联系。因此,孔安对这一场景几乎已经淡忘。
而对于思言来说,这张照片记录的那个下午仍是记忆犹新。但她没想到的是,再度令她重温起那个美好下午的时候,竟是这样一个将要置孔安于万劫不复的时刻。她在宿舍狭窄的床上辗转难眠,既担心有同在“吃瓜”的同学朋友认出她来,又担心孔安会怀疑是她写了那篇诬蔑他的小作文。
模糊的照片里,思言的打扮十分“学生”,运动服、马尾辫、双肩包,远远看去,十足的女大学生。若不是恰巧落在镜头左上角校名牌匾末尾的“大学”字样,思言一定会被大多数网友认成朱晓宇笔下符合孔安特殊癖好的“未成年女高中生”。
“这个女生又是谁?”林晗问,“怎么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烦死了!”
“是我舅舅的一个研究生。”孔安说。
“研究生吗?”林晗疑道,“怎么看起来那么小?”
陈维看着手机屏幕,一脸无奈地说道:“下面开始又提未成年了……”
孔安思索了片刻,说道:“这事儿应该跟她没关系。可能是以前被谁拍到了,现在被好事者拿出来凑热闹。”
“你最好先跟她联系一下。”陈维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