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0节

第(2/3)节


    赵村儿大队今年被排在了中间。

    而赵村儿大队的稻田地为了蓄水,分出的地一块儿一块儿的,不方便进收割机,赵新山便组织社员们人工收。

    赵柯也跟着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一起收水稻。

    风吹来,森森凉意穿透二棉衣。

    赵新山比赵柯动作快,两人一起出发,赵新山调转头回来,赵柯正收到三分之二。

    她每天奔波,体力和熟练度都比刚回赵村儿大队那年强了不少。

    赵新山歇气儿的时候,看到赵柯的动作,感慨:“你现在在地里,才看得出是咱们这庄稼地的种。“

    赵柯直起腰,笑容里带着黑土地的爽朗,“再没有啥比我这西北风吹出来的脸更有乡村味道了,我妈都说我废雪花膏。”

    “你一个大姑娘,多擦点儿行。”赵新山看着她冒着热气的头发,道,“擦擦汗,别着凉了。”

    赵柯把镰刀把放在膝盖中间夹着,薅掉线手套,擦额头上的汗。

    赵新山抬头看一眼翻滚着厚云的天,“这天儿,有点儿悬啊,可别为难咱们这些老农民。”

    赵柯道:“气象站说,有冷空气,省城那边儿昨天还下雨了。”

    赵新山叹气,“这都啥时节了,还下雨……”

    啥时节,老天爷想下雨,农民们也挡不住。

    转过天,天就更阴了,风也更冷了。

    整个双山公社都不敢耽搁,加紧抢收。

    然而第三天,还是稀稀拉拉地飘起了雨夹雪。

    大伙都不敢停,顶着恶劣的天气,依旧在田里忙活。

    白天,雨雪落在地上,化成一片,晚上再一冻,隔天人走在地上能打滑。

    公社那边儿,收割机也闹起了毛病,傅杭和林海洋加紧维修,半天后收割机重新投入到使用。

    抢收进行到第五天,越发的冷,戴着线手套都冻手,这时候,双山公社的田地总共才收了不到三分之一。

    收割机疯狂转动耙禾,卷着庄稼,争分夺秒。

    第六天,暴风雪突然就来了。

    北方形容冬天的一种雪,叫大烟儿炮。

    雪洋洋洒洒地落下来,风会吹着口哨,卷着将落或已经落地还没沉积的雪重新飞扬起来,有时候还会在地上转圈儿,绕的天地白茫茫一片,能见度极低,人走到很近,才能看见黑影。

    这种雪,三九天常见,刚入冬很少有,有时候等到腊月,都见不着初雪。

    而今年,秋收的时候,刮起了大烟儿炮。

    晚间,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躺在自家的热炕上,听着外头的大烟儿炮的呼啸声,犯愁:

    这么大的雪,田里的庄稼咋办啊?

    谁都拿老天爷没治,只能在家里熬过夜去。

    晚上八点多,赵柯在屋里听着雪簌簌落在房顶窗上的声音,睡不着,披着棉袄下地,推开一条门缝。

    风雪瞬间便从门缝疯挤进来。

    赵柯朝外望了一眼,外头雪打灯,除了白色还是白色。

    她棉拖鞋伸出去,踩了一脚,脚印足有两厘米深。

    这雪要是下一宿……

    赵柯透心凉,裹紧棉袄,关上门,回到屋里,伴着风雪声,怀着忧愁,合眼。

    第二天,赵新山家——

    赵新山不到六点就起来,外头还黑漆漆的。

    他穿好抗风的大棉袄大棉裤大棉鞋,推门,受到阻力,试了试劲儿才推开。

    雪还在下,门口堆了足有三四十厘米的雪。

    他家这样儿,有些朝向不好的,门都得推不开。

    赵新山去大队部,拉开库房的大门,扛起一把木锨,踩着陷脚的雪,挨家走。

    社员们还都没起来,村子里只有他一串脚印,走过去没多久,便又覆上一层薄薄的雪,圆润了脚印的形状。

    半个小时后,村里又有其他社员起来,发现脚印,也去拿木锨,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