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
第(2/3)节
的饭店、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市场也是广阔的,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广阔。
不管是赵村儿大队的养猪场,还是县养猪场,根本就吃不下。
张场长深吸一口气,松口:“县养猪场现在没有那么多猪崽。”
他们县养猪场在整个市里,发展规模数得上第一,但统共也就两百多头猪,还不是同一批,是两年的猪。
为了培养品质更好的猪出来,种猪养了十几头,也不是都能顺利地同时期揣上崽的。
今年春天都算是不错的了,现在有七头母猪下崽了,还有三头正揣着。
“县养猪场挑走一批猪崽饲养,剩下的只有五十多只。”
赵新山看着赵柯,喜气止不住,赊五十多只猪崽,也行啊。
赵柯说“一百”,就要一百,“我听方哥说,还有三头母猪怀着呢。”
这个老方!
张场长道:“去了我们自留的,也不够。”
“还能配种吗?到七八月也行。除了要卖的,我们大队还想要几只不劁的种猪。”
张场长听完,还是怀疑他们想要取代县养猪场。
他也很想替母猪发声。
她要累死母猪吗?
母猪的命不是命吗?
“非得一百吗?太多了。”
赵柯看出他是真为难,便退一步,“六十也行,不过我想帮我们公社赊三个月的猪粪做肥料。”
赵村儿大队养的猪多起来,粪肥自给基本够用,但不能他们吃肉,别的大队干瞅着,好歹喝喝汤。
而张场长脸上的表情很木。
猪粪也赊。
老方有一点没说错,她确实很有本事。
这谁听谁不懵?
偏偏他还很心动。
张场长口干舌燥,端起茶杯想要喝一口,发现已经空了,只得又放下。
还得拖延一下,仔细琢磨琢磨。
张场长道:“这个事情,得跟讨论一下,明天你们过来,给你们答复,可以吗?”
赵柯答应得爽快,“我跟县革委会也打过些交道,有问题,随时叫我,我们就住在招待所。”
她还跟革委会打交道……
张场长猛地想起报纸上说的,双山公社种白菜渡过涝灾,背后就是她提出并且先期游说的。
有预感,要答应了。
张场长浑身湿淋淋的,有种刚从水里游了好几圈儿才捞出来的无力,“行。”
赵柯三人空手离开养猪场。
刘志刚送他们,还挺奇怪,“妹砸,没买猪崽吗?”
赵柯笑得十分无害,“数量有点多,还得再商量一下。”
刘志刚立即邀请:“那你们今天不走了吗?去家里吃呗!”
赵柯找了个借口婉拒:“提前约好了人,今天不行了,下回,下回一定。”
刘志刚遗憾。
赵柯问:“拖拉机能停在养猪场吗?离得近,我们走回去。”
“可以,晚上有人巡逻,丢不了,推进来吧。”
石头马上撸袖子。
刘志刚也帮忙,没用赵柯伸手。
三人跟刘志刚道别,步行回县里。
石头还处于大脑超负荷之中,运转缓慢,语速也慢,“赵主任,能赊到吗?”
赵柯道:“不知道。”
没有确切的回复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赵新山问:“参加培训的好处,真要分出去?咱们自己搞也行吧?”
赵柯泼一盆冷水,帮他清醒一下,“大伯,咱们现在为了省点儿柴油钱,步行回去呢。”
别人也就算了,他怎么也跟着头脑发热呢?
赵新山一僵,终于想起来,他们还穷得给社员们打欠条呢。
“吁……”
赵新山冷静了,问:“时间还早,咱们回招待所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