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第(2/3)节
赵柯翻来覆去地看,又单手掂了掂,感受手感。
她像是孩童得了心爱的玩具。
今天多云,没有日光,但傅杭隔着围栏看见她高兴,心情也跟着变得更好,连天都明媚了些。
赵柯把玩够,抬眼,双眸清亮地看着他,问:“那是不是能盖大窑了?”
傅杭反问:“马上就要立冬,能开工吗?”
赵柯毫不犹豫地点头,“只要你确定烧出的砖合格,剩下的,我来解决。”
她这么可靠,傅杭也不能逊色,肯定道:“可以盖。”
赵柯嘴角一扬,举起砖,“这个砖,我可以带走吗?”
“可以,就是给你的,一块儿够吗?”
“还有?”赵柯微微踮脚,侧头张望,“如果能多给我一块儿,更好。”
“有有有!”林海洋又举着一块儿砖窜出来,“赵主任给你。”
后头,刘兴学没拉住他,又低低地骂了一句“生瓜蛋”。
傅杭也有些许无语,多费一回事儿,接过砖,又转递给赵柯。
赵柯一手拎着一块儿板砖,笑容满面,“那行,回头安排落实,我通知你们。”
傅杭答应,随后对她说:“在飘垡地附近挖得黏土,黏度更适中。”
赵柯领会。
得趁着地冻得不实,尽量提前多准备一些黏土。
“我知道了。”
傅杭仍然站在围栏后,没有要结束话题的意思,缓缓开口邀请:“你之前说,想要试试能不能烤饼干,我买了一些面粉,抢收结束后,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试着做一做?等做成功,我们可以带着大队的孩子们一起做,也让他们尝尝饼干的味道,他们应该没吃过。”
赵柯一听“让孩子们尝尝”,当即答应下来:“好,抢收结束,我跟你一起试验。”
“那我们约好了。”傅杭善解人意地说,“砖很重,不要一直拿着了,快去休息吧。”
赵柯跟他、林海洋和后面的刘兴学笑了笑,拎着砖,脚步欢快地离开。
不过她没进屋,而是直接出去了。
林海洋感兴趣地问:“傅杭,你怎么想到带上大队的孩子们的。”
“刘知青不是说投其所好?”
林海洋看向刘兴学。
刘兴学发懵。
他是说了,可只是说说……
·
赵柯带着砖去了赵新山家。
赵新山拿到两块儿砖,比赵柯还稀罕,两块儿砖并排搁在桌上,摸金子一样一起反复摩挲,还有些不敢置信,“这是咱大队自己烧出来的砖?咋这么好啊……”
傅杭拿给赵柯的两块儿砖,是一炉里烧得最好的两块儿,其实还不够好,但这是完整的砖啊。
赵村儿大队没有一间砖房,甚至没有过砖。
赵新山摸着摸着,眼眶微微泛红,“真好啊,咱们大队能自己烧砖了……全村真的有可能住上砖瓦房了……”
一个沉默稳重如山的中年汉子,竟然在后辈面前红了眼。
赵柯惊讶,转念又能够理解。
上一次赵新山情绪波动巨大,是暴雨时庄稼遭灾。
这一次,是为了砖瓦房。
一个土地,一个房子,是农民一辈子的念想。
有田有房,根就一直在,心里就踏实。
他们都生于农村,都打从心里希望家越来越好。
赵新山收拾起情绪,再坐不住,抱着两块儿砖起身,“我拿给村里老人们瞧瞧去。”
也不等赵柯,匆匆往出走。
赵柯喊:“大伯,还用呢,看完得拿回来!”
赵新山答应一声,人影已经不见。
李翠花饭做到一半儿,听到声儿出来,气道:“不吃饭啦,这又干啥去。”
赵柯笑了笑,“大伯高兴嘛。”
赵新山带着两块儿砖,从他家绕村子一圈儿,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