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8节

第(1/3)节
    而且傅杭通过赵柯办下合作社发现,当事情变成集体行为时,其实是相对宽松的。

    但赵柯不是这个打算,“我不是为了上门兜售。”

    傅杭和林海洋看向她,林海洋糊涂,“那你要做什么?”

    赵柯慎重其事道:“我是作为双山公社大队代表,请各个兄弟单位跟双山公社同舟共济,互相帮助。”

    “双山公社现在的受灾情况,十九个大队,那么多人,从今年到明年秋收,足有一年半的时间,不是一次赈灾物资就能解决的。”

    赵柯拿他们大队昨天有人来偷猪举例,“如果不进行约束,难保不会出现更恶劣的事件。”

    “救灾不救穷。”

    傅杭看向赵柯的眼神,一下子明亮起来。

    赵柯看他一眼,又看向林海洋,道:“我们双山公社希望通过自救,走出困境,尽量不给县里、市里添更多麻烦,不需要捐钱捐物资,现在只希望各个兄弟单位能伸出援手,多收个千八斤白菜、萝卜。”

    “县里吃不下,还有市里,还有全省。”

    家家户户都要囤白菜、萝卜过冬吃,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花钱得了菜,比动员捐钱可容易多了,也更能让人接受。

    林海洋好像有些明白了。

    傅杭接着她的话说:“各单位需求增大,食品站收菜自然而然就会扩大份额,咱们只要卖给食品站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甚至……”

    赵柯点头,“一斤白菜才一分钱,如果能成,县食品站的要求下达到公社,只要把菜拉到公社食品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假设她是厂家,食品站是供销商,她作为厂家去开辟出市场,反向作用于食品站,食品站有需求,当然会增加收菜量。

    “而且,我们要签协议,确保食品站收的是双山公社的白菜、萝卜。”

    林海洋豁然开朗,拍手道:“那就稳妥了!”

    赵柯最后强调:“记住我们是公社大队代表,为的是整个公社自救,不给县里市里添麻烦,我们不是卖菜的。”

    隔天,赵柯就领着两人去跑单位,先去的革委会,直接报双山公社的名头,找书记谈这个事儿。

    赵柯废了些口舌,傅杭和林海洋也都做好辅助,三人很顺利地得到了革委会的承诺。

    革委会点头,接下来就是养猪场、国营饭店、邮局……

    三人兵分三路,拿着革委会的鸡毛当令箭,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各个单位的盖章文书。

    赵柯还顺带帮赵枫他们报了名。

    之后,赵柯他们才找到食品站。

    食品站的站长只看了革委会的文书,就答应了收菜的事儿。

    县里只能吃下赵村生产大队的菜,赵柯证实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给段书记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段书记惊喜不已,说他会跟市委领导沟通,并且在电话里就告诉赵柯:“另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是你们大队的了!”

    而段书记接手,赵柯他们三个“公社大队代表”就不用再坐车去市里。

    赵柯手握两个工农兵大学名额返程,心情愉悦。

    第59章

    县城到公社的小客车通了。

    三人乘小客车回公社,途中,林海洋好奇地问:“赵主任,多出来的一个名额,你要分给谁?”

    他到此时,仍然以为赵柯会去读工农兵大学。

    赵柯反问他:“你觉得大队会安排给谁?”

    林海洋思索着说:“要是你弟弟没有报名参军,可以安排他去,现在的话……”

    他话没说全,隐含的意思却透露出来:起码应该是关系好的。

    正常的思维,都是林海洋这样的。

    然而赵柯只是笑笑,依旧没说她到底想送谁去读工农兵大学。

    林海洋没有得到答案,有些失望,但他心知肚明,名额不会给他。

    三人到公社后,天已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