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9节

第(3/3)节
 双山公社虽然没到那个程度,确实也有一定的怠工情绪。

    这种情况,公社领导肯定要担很大的责任。

    吴主任面上露出些许沉重,“下发的文件里也提到,要想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段书记道:“难得有小赵这样根正苗红又有能力的本土知识青年主动响应政策号召深入农村,赵村儿队委还能给予她大展拳脚的空间,我们公社也得尽量支持嘛。”

    越是乡下,越是人情社会,外来的知青参与生产队生产管理,肯定是没有赵柯这样的本土知识青年方便有效。

    吴主任看出段书记明显很欣赏赵柯,自然同意,“那就通知下午开会讨论讨论,有不合适的地方也能让赵村儿生产队及时整改。段书记觉得如何?”

    段书记没有意见。

    而吴主任合上笔记本时,忽然想到一个事儿,“今年双山公社有两个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小赵很符合条件啊。”

    无论是出身、背景、能力还是其他标准,赵柯确实都很符合。

    可段主任拿着赵村生产队合作社的计划书,也有些私心,他作为公社主任,希望赵柯这样有能力有干劲的新鲜血液能留在农村,为双山公社注入活力。

    不过也不能拦人前途。

    段主任便道:“再考察考察吧,看看赵村生产队这个合作社办得怎么样。”

    ·

    今天赵柯天一亮就往公社来,早上到公社只买了两个包子吃,费尽口舌一上午,终于短暂的放松下来,就到轴承厂大门外等姐姐赵棉。

    门卫和赵柯也挺熟。

    赵柯知道门卫是退伍兵,主动问他在县里养猪场有没有熟人,得到肯定的消息,就问了一下对方的名字和岗位。

    门卫知道她要买猪崽,拍拍胸口说:“一会儿跟我到传达室,我帮你打个电话,让他到时候去接你,你打算啥时候去啊?”

    赵柯肯定地说:“大后天。”

    猪崽一定要买,明天回村,后天到县里,大后天早上就能去养猪场。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