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第(2/3)节
阳县,南粤边境一县,也是进入梅岭前必经的繁华大县。
元阳宗,居于本地的一个修行门派,虽不入道门十二大派,也远远无法与万婴宗相比。
但宗内修士也达数百人,修的乃是纯正道门大册《元阳真火经》,传闻创派祖师乃是纯阳宗的前几代天才真修弟子。
前些时日,阳县三十万百姓连同一县衙的人,都赞同将阳县主宰权交予元阳宗。
因了此,才有眼前这热闹繁华之景。
不过陶潜的目的地,却不是这里,而是阳县城外,那延绵巍峨,直通南粤境外两个大省,唤作“梅岭”的地界。
当日他逼迫那头星吒魔起遁光,以极潇洒姿态逃离乘黄山。
但很可惜,要么那小魔头说自己的遁法超越“大自在心光遁”是在吹嘘,要么就是它太幼弱,没有那种一念遁出万里的本事,更别说直接无视沿途各种魔阵、禁法了。
加上陶潜也发现,设置障碍的不止是妖魔,连南粤官方也在一些关键区域设置了阻碍遁法的阵势。
陶潜区区一个炼气境修士,自是没有那种大闹的本事。
只得又按照之前选好的路线,乖乖逃到了这边境处。
唯一的安慰:度过第一灾后,陶潜可说是顺风顺水,修为时时刻刻都在增长,也未曾遇上任何危险。
“出了这阳县,沿着梅岭上的古道,便可直接进入南粤隔壁的福闽省,这大省听闻虽也混乱,但局势却是比南粤要好不少,应当可无恙渡过,往那蓬莱海去。”
“那些个妖魔设置魔阵禁法尚可理解,也不知季羡仙到底想做什么,也跟着限制……”
陶潜一边思索,一边带着两个小家伙就要穿过阳县主街离城。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几道,在他听来很是刺耳的话语。
源头,却是五六个搭建木棚向百姓县民售卖灵丹灵符的不入流修士。
这些修士一边低价售卖丹符,一边唾沫横飞的宣传道:
“父老乡亲们,都别担心那些个妖魔了。”
“我们是从省城来的,告诉你们一个震撼好消息。”
“我们的南粤总督季大人已得了朝廷谕旨,全权统领南粤省,即日就要发兵平叛。”
“八十万镇妖军,马上就要将那些乌烟瘴气的妖魔鬼怪全都扫平镇杀。”
“在那之前,季大人还派我们这些人前往各处,以最低价格售卖这些效果非凡的灵丹灵符,务必让所有百姓都免受妖魔气息污染。”
“季大人,就是我们南粤的大救星啊。”
“季大人万岁!季大人万岁!季大人万岁!”
第109章女儿宫人传机缘,寿星过境增寿元
阳县主街,人潮如织。
陶潜作那“傀儡师”打扮,看了听了片刻那几个不入流修士的吹嘘后,也未做什么,只是面无表情的过去。
这些修士来自哪里,他们吹嘘季羡仙是为了什么,陶潜心知肚明,是以也清楚这般景象必是遍布整个南粤,谁又能阻止呢?大势在他啊。
闪念间,陶潜未在阳县多加停留,很快便领着两个小家伙到了城外。
感知到中间区域并无阵法禁制后,直接施放小先天元婴遁法。
数个呼吸后,欲入梅岭踏足那古道必经的第一座山峰上,某处隐秘山坳,随着淡淡婴香散溢,背着、牵着不少傀儡的陶潜现身出来。
瞅了瞅周遭环境,辨了辨方位,径直往左侧小径走去。
不多时,陶潜眼前豁然开朗,却见一条宽阔、延绵的山径古道直接显现出来。
这古道多由青砖、石板铺成,除了处处可见的岁月侵蚀后的斑驳痕迹外,在细节处更可见不少火烧、刀斧之痕,显然这条绵延山道历经了不少时光岁月,称是古道,可说是极为贴切。
从阳县路过时,陶潜倒是听过这条“梅岭古道”的诞生缘由,据说是千年前长生天朝一位大官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