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第(3/4)节
受纯正西方科学教育的人,对东方很有迷信色彩的一套多少不以为然,但她出于尊敬,还是问道——如果是东方“天人合一”的理论,那应该如何来侧写?
林宇凡当时沉默了许久,回道——犯罪侧写始于心理学分析,基于西方心理大师弗洛伊德、荣格那一套理论,在心理学演变的过程中,侧写理论的基础没有太大变化。基于这种理论分析看似侧重写实,实际上分歧亦多。因为侧写人依据的心理学,总会又夹杂自己的心理,有些侧写人的心理有失偏颇,就会让侧写的结果大相径庭。
那时候林宇凡看了她高洁一眼,她当时并没有多想,此刻回忆起来,才觉得林宇凡是在提醒她。
冷风吹过,高洁燥热的脸上有些凉意,发现那面的沈约终于坐了下来,他就那么坐在楼顶的水泥地上,毫无犹豫。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高洁却发现自己做不到,她虽能在捉捕罪犯的时候忽略掉血腥和肮脏——哪怕前方是个粪坑,她为了追捕罪犯也能跳下去。可是在日常的情况下,她终究还是个爱干净的女人。
她不会那么随便的坐下去的。
总得有个凳子,或者擦擦灰尘……
她不能像沈约这样的忘我。
不过她并不知道,这是沈约第一次进入这种状态,他自然而然的在分析中忘我。
又回想起当初林宇凡的结论——但依照东方“天人合一”的侧写理论,你不应该将分析夹入自己的主观色彩和心理,这和西方的理论有些矛盾,因为西方的犯罪侧写是依托心理分析,那怎么能避免自身的心理活动?
她高洁听的糊涂,却又不能不点头。
林宇凡那时候继续道——“天人合一”的侧写理论却是要绝对摒弃你自身的心理,因为你如果那样,就像往池塘里投入了一颗石头,你看到的多半会是波纹,而不是池塘的本来面目。侧写匠人肯定是精通人性的方方面面,可侧写宗师就需要融入!
以她高洁当初的智商,并不理解融入的至深含意,思考许久还是问道——怎么才叫做融入?
当初林宇凡给她的解释是,拿起茶壶向茶杯中注入半杯茶,然后拿着茶壶在半空静止片刻,有一滴茶水顺着壶嘴缓缓掉了下来,落入了茶杯。水纹微荡,然后恢复了平静。
当时林宇凡看着她问道——你是否还能找到最后的一滴水?
高洁记得自己那时茫然的摇摇头——这怎么可能找得到?
林宇凡最后说的一句话是——这就叫做融入。
她那时候不以为然,到如今本来也是一样,因为她不认为有人能做到这点。但是看到沈约在面对虚空喃喃自语的时候,她知道沈约不是见鬼,而是在竭力融入到当初的环境。
不带偏见的回忆!
沈约难道就是林宇凡形容的那种侧写宗师?
高洁摇摇头,不信自己的这个判断,却发现沈约不知何时已经立在她的面前,见到她望过来,递过第二张侧写,“这个可能就是跳伞女的近似面容。”
接过了侧写图,高洁的手不经意地颤了下,她仿佛看到了一个真人立在白纸上。
女人深邃的双眸,干净利索、甚至可说是一尘不染的黑衣打扮,这种对比强烈的风格让女人看起来如同深谷中绽放的幽兰。
通常的侧写员在做侧写时,都会将疑犯的五官特征画的模版鲜明,可整体面容并不十分细节,这样的话,一张侧写图可以理解为多个人,同时也有一种隔离感。
这样的用意也很显然,侧写员毕竟并没有见过罪犯,凭空想象的画像肯定要模糊一些,避免误导太过。
可沈约的侧写图却不是这样,他的侧写就如一张清晰的立体图,通过这样的图,甚至可以看到侧写人极为自信的样子——这不是跳伞女近似的面容,这就是跳伞女的真实面容!
“我们可以走了吗?”沈约问道。
高洁这才从画像中回过神来,忙道:“当然可以。杜支队的车就在下面等着你们,我会通知他。”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