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第(2/3)节
边去?”
“差不多吧。”
赵行嗯了声,淡淡开口:“袁道熙本身就供职兵部,虽说只是五品,架不住他出身好。这差事若要落在他身上,旁人也不敢有什么异议,况且也未必有人愿意抢这份儿差事。
他如今的年纪也正合适。外放个五六年,等部里出缺时候,再把他调回京来,正好还回部里供职,顺理成章的事儿。
至于你大兄——”
他扫量了一圈儿,那意思也很明显,临了的时候收回目光来,一挑眉:“这不是今儿还出门去跟袁道熙他们一道吃酒去了?他跟袁道熙是一样的人,年纪相仿,也刚好合适。
他跟着国公爷去幽州赴任这么长时间,才耽搁了入朝供职领差,倒叫你二兄赶在了他前头。
现在回了京,部里没有缺给他,御史台都察院那边,父皇也没打算叫他去。
似他这样的,将来是要给朝廷办实事的。
正好在这个档口要设立都护府,把他放过去,也正好合适。
大兄就是想着替他们两个避一避,能摘出来最好不过,才在父皇面前突然起口,说要弄这个诗会。
反正先前也没跟我说。
还是出了宫我去王府上,大兄才大概其同我说了一番,说叫我心里有数。”
周宛宁坐在一旁困惑不解:“可要是官家有心,总不见得是肃王起个诗会就能把袁家兄长和元曜阿兄给摘出来的吧?”
那肯定不可能啊。
但这里头是个态度问题。
肃王并不是太想把这些话摆到台面上来说,晋和帝也能看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袁道熙将来是他的左膀右臂,姜元曜也差不多。
年纪相仿的人一起长起来,姜元曜虽没做了他的伴读,幼年与少时也是时常往来走动,常有长谈的。
私交甚笃,关系很是不错。
远离盛京五六年,不是什么好事。
纵使没有夺嫡困扰,他也不愿身边亲近之人这样被外放到南苑去。
晋和帝总归是要照顾到赵禹心意的,便很会把他的意见考虑在内。
姜莞心中想的却是另一宗事。
她面色略显凝重了些:“三省六部官员不成,袁道熙和我大兄也不行,那打算叫官家派谁去?官家又会派谁去?”
第265章沈从真(二更)
肃王府后厨上今日有的忙。
又要准备袁道熙爱吃的清甜口,还得预备出姜元曜喜欢的鱼羹,而且姜元曜在幽州快两年的时间,辽东一饮一食口味都偏重,他倒随了辽东那边的口味,如今这鱼羹处理起来,还得偏向着辽东口味,才能合他的胃口,后厨上当值的可不要格外仔细着,以免弄出差错,唐突贵人,要惹了主子们不高兴。
眼下尚且不是吃饭的时候,三人围坐在议事厅中说话。
赵奕中途来过两趟,一次说来问个安好,一次说课业上有不通之处。
但都没能在屋里久留,一盏茶的功夫不到,就被赵禹打发了出去。
事无再三。
他被打发了两次,心知赵禹压根儿不待见他,再去也只是平白招人嫌,把赵禹惹得上来脾气,倒霉吃苦的也还是他,便也就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中不再去了。
姜元曜陪着赵禹在下棋,袁道熙段着茶盏坐在一旁看。
白子明显占了上风的。
“你这一去幽州快两年,棋艺倒见长。”
姜元曜又落下一子,把棋盘左下角处一大片黑子叫吃掉,才哦了声:“三郎棋艺最精,又潜心钻研,他老拉着我下棋,你们两个如今都不是我的对手,大概二殿下还能跟我过两招。”
于大事上姜元曜谨慎,在这些小事上他真不很放在心上。
从小也是个嚣张惯了的。
文治武功,那总得有一样是拿得出手的。
就好比赵禹的骑射,赵行的丹青,袁道熙的投壶,二郎的兵法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