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4节

第(2/3)节
偏心郑氏一族,也不大会无条件的维护,否则当年官家要给姜莞赐婚,圣人怎么也该阻拦一二。

    所以她得清清白白的站在圣人跟前,做个顶好的小娘子,闺阁中的典范,才能入了圣人的眼。

    郑双宜已经站起身来:“略坐一坐吧,一会儿摆上席面,那边热闹还是躲不了的。”

    她正要走,也拉上了郑双容一块儿,外头小丫头疾步匆匆跑进凉亭内来:“宜清殿下来了,正在府外下车,就要进门呢,大姑娘快去迎一迎吧。”

    小丫头声音并不算低,凉亭内姊妹几个都听得真切。

    姜莞眼皮一跳。

    赵行说她快回来了,没想到回来的这么突然。

    况且回了京,不说在宫里先陪陪圣人和她母妃,倒匆匆出宫往郑家,到郑双宜今日这个小宴上来了。

    念及此,姜莞又皱眉,别又是郑皇后叫她来给郑双宜充脸面的吧?

    正好郑家送粮食的事儿还传开了。

    裴清沅拉了姜莞一把,姜莞回过神时候,郑双宜已经领着郑双容快步往府门口方向去。

    姜莞想了想,提步跟了上去,只是又同郑氏姊妹保持一定的距离。

    周宛宁几乎附在她耳边低声问:“宜清殿下怎么这个时候回京了?”

    “二哥哥之前跟我说过,说她最近要回京的,三四月里咱们去玩,她估计就能跟咱们一起,这应该是陈郡那边事情办完了,提前回京的。”

    姜莞兴致不高,语气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正常来说她这会儿应该在宫里陪着官家圣人,或是陪一陪孙贵人,怎么可能这个时辰到郑家来?”

    她其实挺来气的。

    郑皇后真的挺有意思的。

    事事以郑氏为先。

    晋和帝膝下得宠的公主也只有宜清一个,但在郑皇后眼里,这位庶出帝女可就未必有那么值钱了。

    第180章解气(二更)

    晋和帝后宫里面的人并不多的。

    早年间他都还没做太子时,先太后拨去他王府里了两个通房,他御极之后又被朝臣三番五次上折子奏请,才把两个通房侍妾给了正经名分,不肯选秀纳妃。

    郑皇后怀孕的那个时候,朝臣们又上了折子,叫晋和帝纳妃。

    那会儿晋和帝生了好大的一场气,还是郑皇后规劝着,选了两个出身并不好的进后宫,这事儿堵了朝臣的嘴,晋和帝的态度摆在那儿,之后这几十年过去,才无人再敢提起选妃不选妃的事儿。

    这么些年,除了郑皇后膝下的三个儿子之外,只有孙贵人生了宜清公主,高美人生了宜真公主。

    两个公主年纪差的多,小的那个才四五岁,生下来就瘦瘦小小的,娘胎了带了些弱症,身体底子不大好,精心养到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见了晋和帝和郑皇后大气也不敢喘。

    宫里的孩子少,本来晋和帝就没有不喜欢谁这一说,只是见了小女儿那样,实在亲近不到哪里去。

    该有的待遇一点儿都不缺她的,但要说恩宠疼爱,她跟宜清便是云泥之别了。

    至于这位宜清公主,她本名赵曦月,今岁十二而已,年纪也不算大。

    她生母孙贵人便是当年先太后拨到晋和帝王府里的通房之一。

    原本就是先太后宫里当差的人,年岁小一些,生的清丽,人也老实肯守本分。

    后来晋和帝被前朝逼着纳妃,她被抬了个美人位分,再之后生下赵曦月,得封贵人。

    实际上赵曦月五岁生辰那年,郑皇后也劝着晋和帝再给孙贵人晋一晋位分,就这么一年一年在宫里熬资历,看着公主的份儿,也该往上抬举着来。

    但孙贵人自己推辞了。

    到赵曦月八岁,十岁,年年郑皇后都提,孙贵人每次都推拒。

    弄到后来,郑皇后不说了,晋和帝也不提了,孙贵人非但不觉得难过,反而更自在。

    要不然就凭着她在宫里熬了十几年,赵曦月又得宠,如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