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第(2/3)节
的什么书。
别说慧娘了,就连李烟儿李老头夫妻都觉得李老翠娘四太过纵容翠娘了,实在不像话。
真是气死人,慧娘向李老汉抱怨道:“爹,这个女人一个劲勾着老四,他日后还能进学吗?得想个办法把她弄走。”
李老汉摇头道:“老四现在哪里还听我这个糟老头子的话。”
李老太气呼呼插嘴道:“我倒是想管,呵,一问才知道老四给那女人赎身后,连卖身契都没要,直接放籍成为良民了。”
没有卖身契,那女人又精明,哄的李老四一心向着她,如今连李老汉夫妻都奈何不得她。
慧娘不甘心。
她依旧每天都叫翠娘干活,翠娘不干她就向公婆抱怨,到村里宣扬翠娘是个懒女人。
两个女人斗的你来我往,渐渐向乌鸡眼发展。慧娘吃亏的时候多,要不是公婆支持,只怕一点便宜也占不到。
在四房因为李老四纳妾一地鸡毛不得安宁时,李婵家生活的很是顺遂幸福。
糕点铺生意好,有时候遇到宴席订单,一天的纯利润便有二三十两,可以买好几亩地。
李建丰准备买地,不过他不打算买散地,东一块西一块不好管理,攒了一年的银子,便去买了个小庄子。
接下来李建丰几乎年年都会买个庄子,尽量让地都在一起。
铺子生意太忙,都没空休息,李建丰便从人牙子处买了十个人。
门房一个,做饭的婆子两个,伺候的丫鬟三个,小厮两个,还有两个青壮跟他学做糕点。
李婵得了个年龄相仿的丫鬟,可以当做玩伴,李乐得了个书童。
有了帮手后,李婵一家轻松了许多,李建丰有空出门溜达,方婉也有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了,顺便和邻居们交际。
至于李婵,她被送去了私塾读书。
当地有的私塾收女学生,还会教导一些礼节规矩、管家、女红,琴棋书画之类的。
方婉听说后,打听了当地收女学生的最好的私塾,将在家帮忙的李婵送去读书了,让她认识几个小姐妹,总不能一心窝在家里,一个朋友都没有。
李婵不想去都不行。
女学堂是栋独门独院,院子还挺大,老师都是女性。
学堂每年的费用比男娃的学费还高,因此里面的学生家境都不差。
在进入后打听一下,便知道里面都是当地大族和富户商户的女儿,像李婵家这种家境,已经算是‘贫户’了。
学堂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级,所有科目得到老师的认同,才能进入下一个班级,没有什么毕业不毕业的,甲乙丙丁都有年纪到了就退学的情况,但是基本能进甲班的孩子都是比较优秀的。
丁班是基础班,丙班是普通班,乙班是自己是甲班学生,别人都会高看一眼。
李婵入学被分配到了最基础的丁班,里面都是新入学的孩子,年龄基本在六到十岁之间,这一班级主要是识字,顺便学些棋、画的基础知识。
每节课都是半天,中间有休息时间。
既然去了学校自然要玩的开心,李婵和这些小屁孩玩不到一起,便表露了自己的优秀,在入校第二个月,便成功升入丙班。
她已经十岁,升入丙班很正常,只是刚入学不到两月就升班,还是引起了一拨人的注意。
丙班年龄在八岁到十三岁之间,课程添了琴、书、女红、厨艺四课,对棋、画也更深入的学习。
让李婵去设计服装,裁剪服装还行,让她一针一线手作一套裙子,针脚距离均匀整齐,做出机器的效果,简直能把她逼疯。
她都后悔过早的升班级了,当时没把女红当回事,真做起来才知道麻烦。
所幸女红要求不高,能裁剪制作简单的衣裙,辨别各种布料,搭配花色之类的,便算过关。
听说乙班文化课减少,女红课更多,还要学刺绣。这更费眼睛了,李婵果断选择留在丙班混日子,等十四五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