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节

第(3/4)节
了。

    林嘉宝抬眼望去,宽阔平坦的青石板路的两旁,一排排商铺鳞次栉比。

    左边上元李家针铺,右

    边这家是香铺,大姑娘小媳妇大多徘徊在这两家店铺门口,为家中买办东西。

    往前走,看见门口竖着一盏巨大的灯箱上写着“春风脚店”的小酒楼,里面还有说书的艺人,手拿一把抚尺,说的那是口若悬河。底下吃茶的、喝酒的,都分分叫好。

    再上前,登上几级台阶,没多远就能看见一颗老柳树,旁边一顶芦棚子,悬挂着“神算、测字”的招子。对面有家纸马店,店铺一侧立有竖牌,另一侧堆叠着楼阁状的纸马。

    路拐角有遮阳大伞一把,临街设一小车,上面吊着“香饮子”的招牌,商贩看见林家兄弟俩,热情地招呼着“客官,老小儿的香饮子鲜甜可口,要不要来两碗?”

    林大郎摆了摆手“谢过老人家了,前面就是我兄弟二人的去处,不好耽搁。”

    林嘉宝看向林大郎手指的方向,只见过了一座小拱桥,临靠着码头边,好一个气派的酒楼。门上一个横匾,写着“清波酒楼”,楼下三间门面,游客老餮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楼上坐着文人墨客,望着岳清河,挥洒文墨。后面还有两进宽阔的大院,隐约还能瞧见里面的亭台楼榭。

    林大郎带着林嘉宝行至门前,招呼着门口的穿着青衣小帽的小伙计“劳烦小哥通报一下贵店掌柜的,就说林家村的林大过来送货了。”

    “那您稍等,小的这就去。”跑堂的冲着林大弯了弯腰,就朝着柜台后面喊人去了。

    还没看见人,就听见爽朗的笑声,可不,林嘉宝打眼一看,一位穿着青色长衫,头上过着长巾,国字脸的中年人,挺着浑圆的肚子,撩着门帘走了出来“林兄弟,可把你盼来了,快进店里说话。”

    “掌柜的莫要客气,多谢你照顾我才是。”林大郎笑着寒暄。孙掌柜上下打量着林嘉宝说:“这就是林老大常常念在嘴边的宝哥儿吧,果然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待明年高中,怕是大姑娘小媳妇要红着眼,排着队,争着嫁进你家门了。”

    “不敢当,孙掌柜莫要笑话小子了。”林嘉宝谦逊的拱了拱手。林大郎笑话完兄弟,便拉着孙掌柜看自己篮子里带的鸡蛋鸭蛋和干货。

    “恩,这次的品质不错,林老弟费心了,俊生,快接着拿到后厨去。”孙掌柜满意地点点头,招手让后面跟着的小伙计接去了篮子,又让账房结了两贯钱给林家兄弟俩。

    出了酒楼外,林大郎开口道:“先去王记布庄把老娘她们准备的绣活交了,然后再去粮店买些米面粗粮。宝哥儿还有甚想去的地方,我们再去转转。”

    “谢过大哥,我想去书店看看。”“兄弟间做什么客气,我们快些走吧。”

    等去布庄交了绣活,

    结了余钱,又买匹青色的细布,时辰就不早了。

    林家兄弟俩就去了书店斜对面的茶室里,叫了壶茶,又买了十文钱的薄饼,囫囵吃过才算。二人走了一上午,筋疲力乏。坐在茶室好好地歇晌一午,才整理衣冠往书店走去。

    走到店门口,便看见门口贴着的报单,上写“京州张士宣先生著《三科历考心得》于此发卖。”

    林嘉宝见之大喜,快步走进书店,取过墨卷来看。一看,果然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历年科考大全,按耐不住就向店主人发问“这书怎样,多少价?”

    店主人看林嘉宝如此欢喜,便说“贵客可是要明年科举?若是的话,那可是来对了地方,这墨卷畅销,就剩了这一本了,贵客此时营门,明年怕是有好运道啊!”“呈掌柜的吉言。”林嘉宝朝店主人施了施礼。

    “这书可是当世大儒所著,但鄙人愿与小先生结个善缘,只需给个二百文便拿去吧”店主人笑着把墨卷递与林嘉宝。林嘉宝接过墨卷,朝着店主人深深作个揖。“店家大善,晚生在此谢过了!”

    林大郎二话不说,高高兴兴的付了钱。待二人收拾好采买的东西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