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节

第(2/3)节
空回道:“我在抄《道德经》。”

    三娘听后立刻高兴起来,这书她读过,可以和新朋友聊了!

    她屁颠屁颠和李腾空一起坐下,凑在一边看桌案上摆着的《道德经》,赫然发现李腾空竟是已经抄到下卷的后半部分。

    纸上这一段讲的是“天道犹张弓”,意思大致是“天道就像拉弓射箭一样,高了就放低点,低了就举高点,拉得太满就放松点,拉得不够开就用力点”。

    简而言之,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好叫事情能自然而然地如自己期望那样发展。

    一如箭矢正中目标。

    可惜谁肯把自己“多余”的部分拿出来“补不足”呢?

    所以俗世间的规律往往是与天道相反的,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就像大唐均田制的崩溃一样。

    一开始说是每位丁男都有自己的百亩田,其中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即便是最势弱的寡妇寡妾也能分到三十亩地。

    其中口分田在丁男老迈或者身死之后是要归还的,理论上来说不得买卖。

    后来地已经不够分,许多人直接拿不到口分田了,只能靠祖上传下来的永业田勉强过活。

    偏偏依然有人还是对此十分不满,威逼利诱地把他们手头仅剩的祖产也给夺走。

    造成了大量没有土地的百姓或沦为佃户、沦为流民,乃至于为奴为婢,奉献自己的一生为达官贵人维持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这些消失于丁册上的人口约莫都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受害者。

    李腾空见三娘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抄写的《道德经》,好奇地问道:“你在想什么?”

    三娘眨巴一下眼,从方才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她笑眯眯地说道:“我在想,弹弓好像也是这个道理。你说我已经学会玩弹弓了,以后学射箭会不会更简单点?”

    李腾空没想到三娘想的是这个,点着头说道:“既然都是看准头的,那应该有相通的地方吧。”

    三娘问:“你玩过弹弓吗?”

    李腾空当然没有。

    三娘便拉她出去玩弹弓,美其名曰一起效仿“天之道”。

    实践过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嘛!

    经过三娘的一通忽悠,李腾空糊里糊涂地跟她一起到外头学起了弹弓怎么玩。

    到下午一起用饭的时候,三娘终于见到了邀自己来玩儿的李林甫。

    还有她家打马球打得浑身汗臭的八叔。

    李林甫看了眼和自家女儿凑一起嘀嘀咕咕的三娘,笑呵呵地询问:“你们今儿都玩了什么?”

    三娘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我们探讨了《道德经》!”

    李腾空:?

    你明明是用弹弓打了好几只雀鸟。

    她们家养的大鹅本来正昂首阔步地到处散步,看到三娘拿着弹弓打中雀鸟后直接跑没影了。

    倒是有只猫儿胆子特别肥,一直跟在三娘脚边,三娘打的雀鸟全进了它的肚子。

    三娘瞅着那只长得膘肥体壮、活吞了雀鸟还优哉游哉舔毛的胖猫儿,兴致勃勃地跟她讨论这是不是所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

    李家这些雀鸟今儿可太不幸了,一天之内竟是碰上了鸟生两大劲敌:猫与熊孩子。

    这么半天“探讨”下来,李腾空觉得自己对这段话也倒背如流了。

    李林甫哪知其中内情?他还笑着问三娘:“哦?都探讨了哪些内容?”

    三娘不假思索地给李林甫背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李林甫闻言挑了挑眉,含笑说道:“这对你们来说有些深奥了。”

    三娘连连点头,是有点深奥。她为了找鸟儿跑了老久,身上汗涔涔的,得亏今天碰上的雀鸟都呆头呆脑,要不然她可没法向新朋友展示自己刚学不久的绝妙弹弓技巧!

    叔侄俩在李家蹭了顿饭,趁着天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