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0节

第(3/4)节
:“种地不易啊,没挖几锄头,手掌磨破了皮不说,还浑身无力。”

    莫柱子跟着程子安一起回来,见状赶紧跑上前,拿过崔素娘手上的锄头,道:“娘子,我来挖。”

    崔素娘赞道:“柱子越发懂事了。”

    莫柱子腼腆一笑,扬起锄头挖了起来。他力气大,一锄头能顶崔素娘三锄头,秦婶与云朵忙让开一旁,免得碍事。

    程子安蹲在一旁观看,崔素娘好奇地道:“你不忙了?”

    “忙里偷闲。”程子安扯了下身上的官袍,道:“先前审了几个案子,不小心洒了一身的墨,我回来换一身。”

    崔素娘忙道:“那赶紧进去换,马上拿去泡着,不然得留印记,洗不干净了。”

    官员一年四季有八身官袍,皆为绸缎与锦缎制成。锦缎绸缎娇贵,不经穿,洗上几次就会褪色,一不小心就会勾丝。

    官员大多都会自掏腰包多做几身,官袍不是人人可以穿,几个小钱而已,比起官威与面子来说,实在不值得一提。

    程子安舍不得钱,他的官袍袖口已经磨得发毛,要是洗不干净,看上去就更寒酸了。

    进屋去换了衣衫,崔素娘倒了碗热茶给他:“再过一阵就要用午饭,既然回来了,等吃完了饭再去忙碌吧。”

    程子安双手接过茶,道:“好,阿爹不在,我陪着阿娘一起用饭。”

    崔素娘嗔怪地道:“我又不是三岁稚童,哪用得人陪。我可不闲着,先前小徐氏前来说,林老夫人问我可得空,过去与她说话呢。”

    小徐氏就是长山的妻子,程子安好奇问道:“师母与师嫂可还习惯?”

    崔素娘道:“起初来的时候不习惯,如今已经好些了。昨日我过去,听到林老夫人与徐氏也在说织坊学堂的事情。”

    程子安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他真没主意对织坊学堂,外面的反应,便问道:“外面传什么了?”

    崔素娘道:“就一些酸儒说了几句,其余的,便在谈这个学堂,要交多少束脩。若只会织布,不识字可能进去学习。”

    程子安脑子灵机一动,道:“不识字也没事,学堂可以教。”

    崔素娘道:“子安打算请女先生了?”

    程子安笑眯眯地道:“这里有三个现成的女先生,不请的话,着实浪费了。”

    崔素娘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道:“子安是指我与林老夫人,还有徐氏?”

    程子安点头:“你们三人皆识字,会算账,学识丰富。去教她们习字绰绰有余,顺道再教一些算账的学问。学不好织布,能学到算账的本事也不错。阿娘,阿爹与我都忙得很,以前我就在想,阿娘来到云州,只照看我与阿爹,平时太过无聊,不如做些清闲的事情,阿娘可愿意前去?”

    崔素娘想都不想,一口答应了:“我自当愿意!”

    平时崔素娘说话都温温婉婉,程子安听到她拔高的声音,再看到她激动的模样,既感到高兴,又很是愧疚。

    程子安默了片刻,道:“阿娘,朝廷那边,我还未给你请封诰命。”

    官员有了品级之后,就可以给母亲妻子请封诰命,父亲得到封赠。

    除朝廷封赠以外,官员还可以花钱,给祖宗十八代都买个品级,无实权,但是无上荣耀与尊贵,自是高于寻常百姓一等。

    诰命与封赠皆无实权,因着有品级,平民百姓见了,皆要躬身请安见礼,否则就是不敬。

    光荣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读书出仕当官的好处,处处可见。

    只要一脚踏入仕途,与平民百姓的阶级鸿沟,享受到的特权,堪比天上地下。

    崔素娘笑起来,道:“你当官这么久,心里的想法,想做的事情,我自知晓一二。我不需人跪拜,也没必要高高在上,要这个诰命作甚?子安,你别为难,将此事放在心上,你一心为民,誓要革除世卿世禄,我却要这个劳什子的诰命。你给自己家人捞足了好处,却要求他人不许惠及家人,子孙后代,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