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第(2/3)节
:“是,小的做快一些,保管不耽误程举人的功夫。”
匠人有本事,有手艺,地位低。
程子安瞧着郑木匠的拘束与恭谨,难得骂了句这个狗世道,请郑木匠先做着吃茶,回去书房画图了。
这些时日天气冷,孙仕明出去贡院附近的客栈,凑上去会过一两次文,便关在屋里苦读,不曾出过门。
他耳朵倒伸得长,听到院子的动静,忙走出屋。程子安一进来,他就问道:“子安在忙甚?这般晚了还有人来探访?”
程子安懒得理会他,道:“是木匠来做些东西。”
孙仕明听到木匠,便没了兴趣,视线在程子安身上打转,问道:“子安可是又去哪家赴宴了?”
程子安似笑非笑道:“姨父可是也想去?恰好轮到我请客,姨父一同去吧。”
孙仕明听到要拿银子,神色纠结,一边想借机攀附上贵人,一边想着银子。
听说到天香楼叫一桌中等席面,就得五十两起步,要是加上酒水,女伎们唱曲作陪,那就没底了。
孙仕明想着家中杂货铺,一年赚到的收入,除掉本钱开支,满打满算,也不够吃天香楼的一桌席面。
思前想后,孙仕明终是忍痛放弃了。
程子安听到他蹩脚的借口,施施然离开。
不过,孙仕明抠门归抠门,倒有一点好处,与项伯明倒不一同,断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程子安当然是在吓唬他,他身上那几个大钱,只管白吃白喝。
反正,他们都知道他是乡下来的穷小子,他坦坦荡荡,他们连嘲笑都不好意思。反正他会玩会吃,虽不吃酒,行酒令玩骰子,只要他不愿意输,就没人赢得过他。
程子安由此深有感触,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画完图,郑木匠一看,就拍着胸脯保证:“这个简单得很,我只要一天就能做好。”
程子安很快就推翻了先前的话,除了工匠这些匠人,他们做到了状元,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还是排到了后面。
郑木匠拿了图纸就告辞,程子安问道:“郑大叔可有住处?不若就歇在这里吧,”
郑木匠忙道谢,道:“小的是郑相府的家生子,爹娘都在相府做事,有地方歇息。”
郑相并非世家大族出身,祖父是行脚商出身,父亲这一辈才正式出仕。短短几十年,就能拥有世仆了。
程子安感慨不已,将郑木匠送了出去。次日程子安回家,前去偏屋一看,屋内摆着酸木枝所做成,拳头大小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等物件。
尤其是圆,用木头拼成,做工精巧。
程子安拿在手上端详,赞叹不已。
能工巧匠的手艺,可惜在后世,很多都失传了。
郑木匠道:“要是程举人不满意,小的再改,待上雕花,上漆之后,就会看得过去了。”
还雕花上漆,程子安暗自腹诽,郑煦丰的算学脑子,配不上这些。
程子安道:“不用,就这样即可,上面还要画线,上漆了倒不妥当。”
郑木匠忙应是,收拾着用具,顺道收拾起屋内留下的木渣,刨木花。
程子安道:“郑大叔不用管,留着吧,有人收拾。”
郑木匠就收了手,程子安与他寒暄了几句家中儿女,还会哪些手艺。
郑木匠道:“小的会得不多,在庄子里修葺屋子。庄子久未住人,须得翻新,里面的家什也要重做,小的就做些家什,屋檐蛀了,也得重新做过。”
程子安更是佩服了,做家什物件还不算什么,各种屋檐飞廊,在他看来真是巧夺天工。
真正是可惜了!
程子安叹息不已,送了他离开。
翌日太学旬休,程子安带着各种图形,去了郑相府上。
门房的眼皮,长得比永安伯府还要高,连看都不多看他一眼,道:“要拜见谁?帖子呢?”
程子安客气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