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第(2/3)节
止于至善。”
越是简单的题目,越难答出精彩,让阅卷的考官眼前一亮。
学政喜好平稳,又要答得精彩,等于在挖坑,让人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
程子安认真斟酌之后,还是走了稳妥的路线。
秋闱不能出错,春闱面对着全大周的举人,群英荟萃,可以另辟蹊径。
破题点明何为大学之道,为何要讲究“大学之道”。
随后引经据典,写明这般做的好处。
程子安加了些大周的时政进去,比单纯引经据典要高明。
且在前面加时政,是为了他后面的扬。
程子安没提自己的抱负,改捧天下读书人的抱负,最终目的,是捧当今圣上。
圣上的贤明措施,方引得天下士子归心,报效朝廷。
加了时政策令,马屁拍得有理有据,文章就显得厚重,不虚浮,投了主考官的胃口。
程子安先写了一遍草稿,再工工整整誊写。
随着天色暗下来,所有人必须交卷。
三年一度的秋闱,正式结束。
考生们出了考场,各种反应精彩纷呈。
有人笑,有人嚎丧,有人念念叨叨,有人目光呆滞,有人淡定自如。
程子安便属于淡定自如这一类,程箴亦差不离。
方寅脸色苍白,忧心忡忡:“我总觉着,策论文章没能写好。”
程子安将考篮一扔,叉腰道:“回去我要啃猪蹄,大口吃肉,再大睡几天!这该死的炒米,我这辈子都不要再吃了!”
“阿爹,将我的书本都拿去卖了,通通卖掉!”
“阿爹,别管我啊!我要睡觉!”
程箴无语,千山跑上前去捡他扔到地上的考篮。
方寅看傻了,回过神后笑了起来,学着他那样将考篮一扔:“总算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程子安回到乡下,除了吃饭就是睡觉,誓要将考前的辛苦,全部补回来。
终于到了放榜这一日。
程家不见了程子安,急得到处寻找。
程子安在牲畜棚前,一手揪住哞哞叫的牛鼻子,一手拉住驴子的缰绳,神色无比严肃。
“我与阿爹都中举了,听到没有!一门父子双举人!”
“我不但是举人!还是解元!”
“解元是什么,秋闱考试第一名!”
“哈哈哈哈,老子这个学渣,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了第一名!”
“要是你们不知道,花花草草不知道,就是我的失职!”
作者有话说:
注:考试内容以及答题方法规矩,科举进场检查方法,都来自《宋代科举社会》。
第59章59五十九章
◎无◎
热闹喧嚣的庆贺过去,接下来就是准备春闱。
方寅此次秋闱成绩位列中游,名次排在他前面的,除了程子安之外,如程箴都算得上是老考生。
余下其他人已经考过了好几次,年岁大不说,考试经验丰富。
方寅经常来程家,如今他比以前随意了许多,与程子安一样,除了没将腿搭在案桌上,悠闲靠在廊檐下的躺椅里,掰着石榴吃。
“去京城春闱,虽说盘缠有了,我总归是觉着自己还是有诸多不足。要是这一次去没能考中,下次还要重新考秋闱。”
考不中秋闱功名就不做数,春闱汇集了全大周的考生,人才济济。
在府衙班上能取得好成绩的,拿到京城去,差不多是如小鱼虾投入大海。
方寅好不容易取得了举人功名,方大牛原先赁地种,听老张说,方家已经得了二十多亩上等良田。
这些田地都免税,方寅要是三年以后考不中,良田就得交税了。
程子安具体也不清楚,除了田地,方寅家还收了多少贵重贺礼。等田产多了以后,方大牛可会在佃租上,给同村一些方便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