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2节

第(2/4)节
然还有人为吃什么穿什么而费心思。

    关氏有些迟疑:“咱们的银子看着很多,可内城样样东西都贵,怕是花不了多久。”

    高玲珑:“娘,我们找个活干,最好是日结的那种。见势不对咱们就跑。”

    关氏赞同,又有些发愁:“我们是外地人,别人能要咱们吗?”

    总要试一试的。

    进城时,关氏怕儿媳累着,提出坐马车。

    高玲珑拒绝了,不是她想走路,而是得为接下来要干的活铺垫一下。她故意不看路,只盯着路旁女子的发髻,期间还被关氏提醒了好几次。

    内城比外城要繁华得多,关氏领着她去了几处酒楼,人家都不要人。哪怕婆媳二人的要求只是包吃住,酒楼也不肯收。

    从第四间酒楼出来,关氏有些泄气:“要不我们还是回外城吧。先住一段时间,然后直接去京城!我就不信,京城里还没有活路!”

    说到最后一句,有些咬牙切齿。

    高玲珑若有所思:“娘,我可能会梳发髻!”

    关氏并不意外。儿媳妇嫁进门几年了,因为守寡的缘故,平时并不出门,多半的时候都在折腾自己的头发。

    “梳头发算不上手艺吧?”

    “试一试嘛!”高玲珑拿了梳子,将她摁在路旁,梳了一个精致的发髻,巧妙地将一小块花布穿插期间。让关氏整个人瞬间就年轻了好几岁。

    然后,高玲珑拽着她故意去了城里卖首饰的门口,引得不少夫人观望。管事是个机灵的,立即将二人找到了偏僻处。

    “这发髻怎么梳的?只要你们愿意教,我可以买……二钱银子够不够?”

    如果是在周家住的镇上,二钱银子不少了,可对于如此繁华的地方,银楼得了这样的样式后,赚到的银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就显得二钱银子不多。

    “我还会很多。”

    只一句话,管事就改了主意,顺势提出让二人在铺子里帮忙。

    这间铺子上下三层,光是给人梳妆的丫头就有十多个,个个手艺精湛。高玲珑放在其中,特别显眼,因为她梳的发髻都是当下没有的,且旁人还不好学。两日后,她又说自己学会了上妆。管事让她试了试后,惊为天人。

    七天后,高玲珑已经到了顶楼,伺候的都是最舍得在这个铺子里花钱的贵客。九成的夫人都很满意她的手艺,却又不方便天天过来梳,毕竟,要参加红白喜事,总不能先跑这里一趟吧?

    很快就有人提出请高玲珑过府教导丫鬟梳妆,只要她愿意,银子不是问题。管事答应了,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的铺子注意到了高玲珑,开出高价请她帮忙。管事那时候就已经重新给她定了工钱,一开始婆媳俩一个月四钱银子,包吃住。后来梳妆一次一钱银子,每天至少能梳十来个,那就是一两银子,别说当初的镇上,就是在这个城里,这份工钱也不少了,强过了九成九的人,管事本身一个月也只有这么多。

    事实上,管事在意的不是梳妆能赚多少,他要的是因为这份手艺把客人吸引过来。

    如今有人提出让高玲珑过府教导丫鬟,管事又改了工钱,不管夫人给多少,铺子和她一人取一半……肯定要比在这里梳妆赚得多。

    关氏一开始在铺子里帮着熨烫料子,后来喜欢高玲珑手艺的夫人多了后,她就被高玲珑拉过来打下手了。那些富贵夫人不食人间烟火,好像不知道外头有多艰难,伺候好了都会打赏。短短十来天,她们已经赚到了上百两银子,相比之下,管事许诺的工钱还没这么多。

    那天起,婆媳俩天天过府,一去就是两三天,富贵人家的吃住,比铺子里好了不止一点。除了工钱之外,又都有打赏。关氏收银子收得手软,真心希望离国的官兵不要打过来,婆媳俩靠着这份手艺,下半辈子应该能过得很滋润。就算以后许多夫人学会了,不再找她们,她们也能挪到外城去给人梳妆。

    总有姑娘要相看,总有妇人要出门做客……这些都是她们的客人。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