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3节

第(2/3)节
,科举对他说太难了,所以就让给他了。“

    高适感慨

    不已:“倘若你没有给,也不至于这样。你不给你弟弟,你就不会遇上李林甫。不遇上李林甫,你就不会蹉跎这么多年,最后孩子都饿死了。”

    “人生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杜甫却望着天幕,想得更多,目光更长远。

    他的儿子都饿死了,更不用说普通百姓的儿子了。

    他怎么闻到了一股王朝末世的气息?

    杜甫忍不住说:“感觉接下来有大乱子了。”

    高适:“是啊,白居易在诗里写了大唐马上有一场动乱,不过不用担心,陛下还是一位厉害的君主,动乱会被平息的,不然也延续不到白居易那个年代了。“

    “你说的对。”杜甫说道。

    他们虽然对大唐有所微词,但是总体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们心里,李隆基是一位多么英明神武的君主啊!

    唐玄宗李隆

    基看到这首诗之后,心里很不高兴,气氛肉眼可见地紧张。

    杜甫儿子饿死之后很悲痛,他能理解。

    但是悲痛之后居然写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强行把问题发散到社会上,发散到他这个皇帝身上,这未免也太过分了。

    真是愤世嫉俗的酸诗!

    杨国忠见他面色不好,察觉到他的意思,连忙捧眼:“臣总算是知道他为什么叫诗圣了。那些文人就爱挑皇上的毛病,这种负面的文章直中他们下怀。“

    “陛下一手缔造盛世,功超文景之治,堪比贞观之治,家家户过得比从前好得多,饿死的人比之前少多了。”

    “再说了,哪个皇朝没有富人?哪个朝代的富人不是这么奢靡?”

    “杜甫只看这些坏的地方,从不看好的地方,这是在抹黑大唐监世啊。”

    李隆基闻言,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面色好了不少。

    杨国忠句句话都说进了他的心里。

    没错,他就是这么贤明的君主。

    杨国忠见状知道自己夸到了点子上,又说:“杜甫当官之后不感皇恩浩荡,反而嫌弃官小。他有没有想过,如果皇上不让他当官,可不只是一个小儿子饿死,他们一家人或许都要饿死了?“

    “这等居心叵测之人,理应处死。”

    李隆基终于开了尊口,假装做出悔改的模样,开始唱红脸:“你这么说就有点绝对了。底层官员可能确实收入有点微薄,可以适当提一提。“

    “他可是青史留名的圣人,怎么能轻易处死?”

    他都愿意给他提工资了,这下杜甫总应该满意了吧?!

    杨国忠立马歌功颂德:“杜甫吃着皇上的粮食,吃完却把锅砸了,心思简直歹毒。可陛下却愿意原谅他,简直是当世明君,臣等佩服。”

    李隆基轻声咳嗽:“大唐兼容并包,怎么容不下杜甫了?”

    他话虽这么说,却暗下决心。

    大唐现在可是宇宙第一强国,无数个小国的国主抱着自己的腿喊爸爸。要是那些外国使节看到杜甫的诗集,该如何作想?

    等天幕这阵风过去,他要把杜甫的诗集给禁了。不需要怎么安排,只需要他给几个眼神,手下的

    人就会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

    他顺手拿起王维的诗集,下意识点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

    还是王维和李白的诗好啊。

    大唐就是这样的盛世!

    谁知紧接着,天幕继续说:【755年,杜甫儿子饿死了,可是祸不单行,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

    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至此,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安史之乱敲响了大唐的丧钟,摧毁了盛世大唐。

    “安史”指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仓皇逃窜,杜甫一家人也不得不逃跑避难。】

    唐太宗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