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5节

第(2/3)节


    “如今,天下才华共一担,苏子瞻独占八斗。”

    他的诗文有道家超脱的思想、佛教明心的领悟,还有儒家为国为民的信心。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已经自成一派了。

    王安石这个“拗相公”也是喜欢就事论事的人,虽然不太喜欢苏轼,但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兴之所至,他还回到书房,挥毫如雨,笔走龙蛇,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内容自然是这首《定风波》。

    然

    后挂在书房的墙壁上,用以自勉。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十之八九的人看到这首词之后,都难免触动。

    在他们久久不能回神的时候,天幕继续播放。

    古青青又说起了杂谈:【宋仁宗曾经说苏轼兄弟是宰相之才。

    事实证明,没有错,苏轼政绩非常优秀,在徐州治理洪水,在密州治理蝗虫,在黄州办孤儿院,在海南搞学堂,在杭州治理瘟疫美化西湖……

    很少能找到一个诗人,比他政绩还好的。所以有学者评价,他是被低估的国士。

    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到处都有他的纪念馆,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座:杭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惠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黄冈苏东坡纪念馆。

    纪念馆有一首诗:“知州未远去,仅在挥手间。”

    很多人就挺好奇的,苏轼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治国理政也是一把好手,他怎么这么有精力,他这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吗?

    可能,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吧。(落泪)】

    古青青剪辑了一些苏东坡纪念馆的素材,放进了视频里。

    纪念馆美轮美奂,还立着苏东坡的雕像。

    天幕下,无数北宋文人震惊不已,羡慕到几乎要流口水了。之前杭州人民为了白居易,把堤坝以命名为白堤已经让他们羡慕坏了。

    结果天幕告诉他们,苏东坡还有密密麻麻的纪念馆。

    俗话说,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纪念馆这种东西已经有祭祀的意义,在古人眼里是非常神圣的,非大功德者享受不到。

    苏东坡死后都不用担心没有香火了。

    那些在乌台诗案中陷害苏轼的文人几乎都要把牙咬碎了,在心中暗骂:“淫祀!“

    他们心头慌乱。未来的人有多喜欢苏东坡,肯定就有多讨厌他们这些陷害苏东坡的人。

    他们感觉自己在苏东坡面前好像跳梁小丑。和杜甫那句话一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们羡慕嫔妒得要命,又担心苏东坡得势之后报复他们,吓得睡不着觉,彻夜不能眠。

    天幕下,苏轼望着天幕,有些出神。

    他肯定活不到那个年代,但是他的纪令恼还存在,仿佛他

    的生命还在孤续

    不得不说,他被感动到了,眼前浮现水雾。这些年不得志的酸楚全部化作春水往东流去。

    他是真心为百姓做实事的人,百姓没有忘了他。

    张怀民觉得诧异:“苏子瞻,你是哭了吗?”

    苏轼撤过头去:“哪里有,就是沙子迷了眼。对了,我觉得那个雕像做得有点怪,没有我英俊。”

    张怀民:“……“真是嘴硬!

    【唐朝人喜欢思考来世。在宋朝的时候,可能是先贤已经够多了,而且也有宗教原因,宋朝人于是开始思考往生。

    苏轼也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哪个厉害人物的转世呢?

    苏轼八九岁的时候经常做一个梦,梦里他是个和尚。后来他五十岁的时候结交了很多僧人,把自己的梦告诉他们。

    僧人们大惊失色,苏轼描述的不是五戒禅师吗?

    苏轼于是觉得自己是五戒和尚转世。可苏轼这个和尚转世一点也不修戒律,经常一边吃肉一边读佛经。其他和尚觉得不好,苏轼说我漱一漱口再读。

    真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啊(狗头)。】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