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第(2/3)节
“想来诸位大臣都知道了本宫有孕。”晏姝环顾大殿之上,语调清冷威仪,“因为怀孕前三个月之内是危险期,所以本宫一直没说,不过前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这件事无法再隐瞒,本宫索性就告知诸位。”
大臣们回神,纷纷躬身高呼:“恭喜皇后陛下,贺喜皇后陛下!”
晏姝嘴角微扬,表情看起来多了几分愉悦:“这是皇族第一位子嗣,是皇族嫡长子,本宫会好好保护他,让他安然长大。若品行端正,能力出众,就封为楚国太子,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异议?
谁会有异议?谁敢有异议?
只是,如果第一胎是个公主怎么办?
这个问题闪过心头,却没人敢问,万一皇后认为他们故意乌鸦嘴,大怒之下命人把他们拖出去打一顿,他们也只能受着。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皇后其实不在乎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反正都是她的孩子,都可以继承皇位。
关键只在于有没有能力。
有孕之事一句话带过,晏姝很快言归正传:“二月里最重要的是春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耽误了春闱的进行。”
群臣恭敬应下。
“近日京城中已有学子陆续而来,皇城中务必维持好秩序,朝中官员不得擅自结交,舞弊前例近在眼前,若再有从中弄虚作假做手脚,必加重处罚,绝不轻饶!”
“臣等遵旨。”
晏姝偏头:“南歌,你负责拟定一份春闱监考官的名单呈上来。”
“是。”南歌躬身领旨,“臣遵旨。”
“散朝吧。”
百官行礼恭送,山呼千岁。
散朝之后,朝臣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南丞相。
“丞相大人培养了一个好孙女啊,连春闱主考官都交给她来定,可见皇后对她器重有加。”
南丞相语气淡定:“是皇后信任栽培,这是南歌的服气。”
众人面上忙着道贺,实则心里已经在想着该如何跟南歌拉近关系了……或许应该让家中夫人办个宴会,邀请南姑娘去聚聚?
第308章一儿一女是为好
接连几天风波不断,直到正月底才恢复平静。
但平静的表面之下,依旧暗藏着汹涌浪潮。
晏姝按部就班地上朝,摄政王每天会出现在朝堂上,朝中有几个大臣曾试着呈奏折替成王说情——毕竟成王经营这么多年,朝中多多少少也会有几个心腹党羽。
然而这几本折子尚未呈到御前,翌日朝堂上就看不到写奏折求情的官员,不是告老还乡,就是称病告假。
能在朝中立足的,哪个不是人精?
如此消失了几个人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替成王求情,早朝上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不是耕地就是春种,亦或者边关将士的军饷和粮草。
宫中最近事多,占据了很大精力,所有活动能取消的都取消,皇后表明了不愿应付。
不过可以理解。
眼下皇后有孕在身,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考虑,小心谨慎些总是好的。
南昭来的几位使臣亦是连续几日没有动静,姬太子断了两条腿,行动不便,他们忙着照顾太子,忙着思索该如何解释姬鹤羽的愚蠢行径,忙着想办法赔罪。
当然,也等着接到来自南昭的消息。
二月里春闱如期举办,学子们整装待发,南歌选出的几个主考官让晏姝过了目,都是朝中忠诚可靠的老臣,官职不是最高的,才华也不是最好的,但为人正直,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多年来始终中规中矩,没犯大错也没立大功。
晏姝此次选了他们做主考官,是出于信任他们,但她不打算重用,因为几个老臣岁数都不小了,晏姝打算等个一两年让他们风光还乡,多给一些还乡的银子,让他们子孙后代不愁吃穿。
家中若有读书的子孙辈,以后可以不必为了银子发愁,安心读书,继续入仕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