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第(2/3)节
在都没有工作,偶然看见了那张招聘,我就来试试。”
见她很紧张,杨柳笑了笑,尽量温和些问:“你会缝纫吗?我这里要自带缝纫机来。”
刘文英的眼睛往桌上的发圈看了看,咬了咬下唇,然后用力点了点头:“我有,我也会缝纫。”
杨柳点头:“我这里没有底薪,不包吃住,做一个发圈两分钱,材料我出,几分钟就能做一个,有活就干,要是没有活了就休息,如何?”
如今的人都以进厂子为目标,而厂子里不管你干多干少,都有工资拿,且几乎没有下岗的说法。杨柳要把话说在前头,她可不能保证一直要她。
刘文英脑子有点晕,但她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咬牙点头,其实她隐隐觉得就凭桌上那些花就不可能没有活。
杨柳拿过裁好的布,比划了一下:“你只需要把这个缝合,把皮筋穿好再把我做的这些花缝合牢固就成。”
刘文英想了想,站起身道:“我明天就来可以吗?”
“可以,记得带上你的缝纫机。”
刘文英离开后,径直去了姑妈家。
“姑妈,我来看你了。”
姑妈刘华退休在家,看见刘文英便不太高兴,一边打着毛衣,一边数落刘文英。
“你不去找事做,又来我家干嘛?你从乡下回来都一年了,就打算这么晃荡下去?实在找不到事做就早些嫁人。你表嫂介绍的那人就挺好,虽说年纪大点,但人家工作好能养活你,结果你还挑剔上了。也不看看自己的条件,还能嫁个啥样的?”
刘文英愣愣坐在姑妈对面的椅子上,等着姑妈数落完。
家里穷,爸爸几年前去世,留了一屁股债,她妈另嫁后家里只有刘文英和她哥哥,打小她就习惯了被人瞧不起,习惯了被人当面数落和嘲笑,她也习惯了沉默以对。
刘华说完,看了眼像木头一样的侄女也懒得费口舌了,直截了当问道:“说吧,你是不是又来借钱?我可没有钱填你们家这无底洞了。”
第26章人穷志短
被亲人这样毫不掩饰的骂,刘文英很想夺门而出,但她不敢。
“姑妈,是这样的,我找了工作,加工一些头绳,就是要自己带缝纫机,姑妈也知道,我哪里有钱买缝纫机,可我也不能老是这样晃荡下去啊,所有想请姑妈把你家里那个旧的缝纫机借给我,等我买了新的就还你。”
这时,表嫂苏梅从屋里走了出来,笑道:“哎呀,自家亲戚说什么还不还的,这样吧,这缝纫机呢之前有人想五十块钱买,妈却舍不得,但你是自家表妹嘛,妈肯定舍得的。你就给三十块钱拿去好了。”
刘文英看着姑妈,羞愧又为难地说:“姑妈,我现在饭都吃起了,那里来的钱?”
“你先拿去用,挣钱了再把钱拿来就是,也用不了三十,二十就是了。”姑妈看了眼苏梅,眼含警告,苏梅靠着门框冷哼一声,没说话。
刘华又对刘文英道:“你和你哥哥好好找点事做,不要把日子过得糊里糊涂的。”
搬着旧缝纫机刚走到门口,听见表嫂阴阳怪气地抱怨:“妈,你这么心软,人家发达了也不会领情的。”
心软?领情?刘文英只觉得好笑。算了,人穷志短,什么气都得受着。
两家人相隔不远,等满头大汗地把缝纫机搬进了自己房间也才三点半。
刘文英开始练习走线,她其实不熟悉缝纫机,只是知道大概的使用方法。
练到晚上,大哥端了碗饭进来给她,见她端碗的手都在颤抖,大哥也没有说什么,叹了口气出去了。
刘文英草草吃完饭,点了煤油灯继续练习,直到下半夜才倒头睡下。
次日天微亮,刘文英便起来用冷水洗了脸,又练习了一个多小时走线,这才扛着缝纫机出去。
刚走到巷子里,大哥就跟上来接过缝纫机,兄妹俩沉默着去杨柳家。
杨柳早起刷牙洗脸,洗漱完回来就见水开了,把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