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节

第(2/3)节
  比如这食堂,也叫公厨的创立。

    二凤皇帝对臣子们很体贴,规定了上班日大家都由朝廷贴补工作餐吃。甭管京内还是各州县,凡有衙署,都设相应的公厨。

    宫内也是一样。

    尚食局等六尚,加宫正司这一司,都设有各自的公厨。

    其下所属宫女都到各自的食堂去吃饭。

    只是公厨和公厨间差别也很大:尚食局、尚衣局这种人口众多的大部门,其下宫女都有过千人,

    那食堂无疑是大锅饭,因公厨容量有限还得错时吃饭。

    宫正司则不同。宫正司为监察部门,人贵精不贵多。

    且宫正司录入宫女极严格,只要识字的,还不能是粗识几个字那种识字,必得是腹内有几本书能够看懂戒律,也能写监察公文的才成。

    因此真正隶属于宫正司的宫女,一共只有九十来个。

    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伙食的精细度和自由度很高。

    “李姨!”

    姜沃进门与端着粥锅的厨娘打招呼。

    宫正司的公厨里有两个厨子并数个烧火打下手的小宦官宫女。

    两个大厨都是四十来岁,偏巧都姓李,只一个是宦官一个是宫女。两人都是圆乎乎的,特别像姜沃之前有过的一对儿胖瓷人。

    李厨娘见了她笑成了一朵花:“姜典正来了?今儿想吃什么?姨给你弄!”

    “上回我跟李姨说的那熏鱼,要一碟子……”姜沃伸手算了算:“要六块吧,今儿我有客人,两个人吃呢。”

    “好嘞!”李姨打开一个荷叶封着的坛子,从里头拣了几块最肥厚的熏鱼盛了一碟子。

    她对姜沃这样好也是有缘故的。

    起先是陶宫正亲自嘱咐过,说姜典正年纪小身体弱些,要想单独吃点什么只管给她做,超了七品女官的开销就从陶宫正身上扣就是。李厨娘也就兢兢业业应着,姜沃想吃点啥她都给她开小灶。

    而姜沃脑中五花八门的吃食也很多,毕竟是美食之国长出来的小树苗。

    她头一项跟李厨娘提出的就是想吃熏鱼。

    长安城内鲜活的海鲜很少,但鱼并不少,到了夏日为了好保存,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大量盐腌了,做成咸鱼,用来配粥下饭吃。

    姜沃吃了几次后,觉得这咸鱼除了齁咸就没啥吃头,就很想吃熏鱼。

    便跟李厨娘说了,将鱼块先小火慢慢炸过再加油盐酱料腌制,做成外层酥香鱼肉咸鲜的熏鱼。

    李厨娘原本从未听过,腌鱼前要先将鱼炸过的。但姜典正要吃,她也就试做了一次,果然比直接腌制的鱼多了一种油香酥润。

    如今宫正司人人要配粥鱼的时候,都爱吃熏鱼,咸鱼惨遭冷落。

    陶宫正还将这熏鱼送了一碟给尚食局的秦尚食。

    秦尚食还特意亲自来了一趟,给姜沃了一份研制新菜品的红封,又带着李厨娘往尚食局去做了一遍,李厨娘也多得了一串钱。

    自此她见了姜沃就越发欢喜了,总笑得一朵花似的。

    听说姜沃留了客人一并吃早饭,李厨娘又问道:“昨儿刚开了一坛子上好的的咸鸭蛋呢,我破开一个瞧了油汪汪的蛋黄。姜典正要不要吃?”

    姜沃点头:“要两个!”

    她又动了动鼻子:“可是李叔新蒸的饼出锅了?”

    媚娘刚将自个儿朝云髻梳好,就见姜沃提着一个食盒回来了。她不由道:“原来去公厨了,你这头发还没梳呢。”

    姜沃晨起只随手打了个大辫子就去拿饭了。

    听媚娘这么问,她也笑了:“不急,先用饭!蒸饼是刚出炉的呢,凉了就不好吃了。”

    媚娘与她一并摆了桌子。

    稠稠的米粥与油香酥脆熏鱼,蒸的极暄软的面饼,夹上流油的沙沙的咸鸭蛋黄,再加上两道早起新拌出来的小凉菜。

    很简单的一餐,却让媚娘觉得很多年没有吃这样清爽落胃的一顿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