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第(4/5)节
周围的森林已经全部砍伐殆尽,因此沙尘暴对于京城人来说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再加上京城建筑密集又缺乏城内大面积水域和绿化,所以京城内的热岛效应非常明显。而且现在很多重工业工厂又集中京城,所以空气里不仅干燥且尘土和异味都混在其中。
“大学生放假了啊?”一路上不断有人和林冬梅打着招呼。
林冬梅也笑着和各位大叔大婶问好,随着林冬梅和周晓在这里落户,他们也渐渐和周围的另据熟络了起来。起初林冬梅对这种过分的热情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她也发现了这其中的人情味儿。
因为林冬梅是独门独院,所以吃什么基本不会被外人知道,因此倒是没有太多关于他们夫妻俩的闲话。再加上林冬梅和周晓都是大方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三个孩子给周围的邻居送点好吃的。这些东西惠而不贵,倒是让一家人落了好名声。
并且邻居们虽然没有林冬梅和周晓那么富裕,但是家里但凡也做点好吃的也会送点过来。尤其是对仨孩子来说,放学早了大可去邻居奶奶或婶婶家待上一段时间。每当晚饭结束后,在胡同里大孩子的带领下,一群小小孩都跟着出来闹腾,也算是他们成长记忆里的美好瞬间。
林冬梅到家是中午,周晓还在上班,而三个孩子所在的学前班还要下周才放暑假,所以他们也在学校里吃中饭。
林冬梅打开院门,她先将自己的行李归置好,然后就开始收拾起院子来。
今年开春移植过来的花花草草绝大部分都已经活了,这让林冬梅和孩子们都非常高兴。院子里的花草都是精心选择过的,虽然以月季和牡丹为主,但是其他花草也是有的。
可以说,院子一年四季都不缺鲜花。墙角落里的那些驱蚊驱虫花草在夏天开始发挥其效果,不仅有淡淡的香气让夏夜的院子格外清幽,同时还少了蚊虫的烦恼。
院子里棚架上已经被葡萄藤给占据了,而院墙上也爬上了爬山虎和蔷薇花藤。这让院子里看上去绿油油的,在夏天觉得格外舒服。
当然,居委会赵大妈觉得林冬梅两口子不会过日子,谁家院子不是菜土啊?到时候想吃个洋柿子或丝瓜啥的,直接在院子里掐一个就是了。不过想到这两口子都是知识分子后,赵大妈也就了然了。虽然赵大妈还是会时不时说上一句,但最后还是会说“人家知识分子是懂生活的”来帮林冬梅和周晓找补。
在到厨房的时候,林冬梅发现了周晓给自己的惊喜,那就是一台冰箱。其实后世大部分的家电在这个时代都已经有了,只不过外观设计上都是“老大哥”的那种粗笨风。但是用料扎实,用上个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林冬梅记得后世外公家有台风扇是从她妈妈出生那年用到她大学毕业后还能用。只是随着外公的离世,这台风扇才渐渐被人忘记了。
林冬梅打开冰箱,此时的冰箱更多类似后世的冰柜,只有冷冻功能。什么冷藏箱啊、保鲜箱啊,这些功能都没有。不过这对现在的人来说也足够了,能够在夏天随时吃上冰冻的东西,那就太幸福了!
林冬梅想起今天的抽盲盒还没有完成,她于是就在冰箱前抽了。然后系统送来了冰棒、冰激凌等冷饮的全套制作技巧和相应的原料及设备。林冬梅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将这些东西拿了出来。现在的冷饮还是非常简单的,老百姓能吃到的就是棒冰。1分钱可以买一支白糖冰,2分钱就可以买绿豆冰,而牛奶冰就要5分钱了。而冰激凌那还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消费的冷饮,想吃冰激凌只能去友谊商店用外汇券买或去老莫这种西餐厅单点,但价格往往高到一个工人一周到半个月工资,所以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孩子对冰激凌还是陌生的。
有了相应的原料和设备之后,林冬梅开始制作冰激凌起来。香草、巧克力、奶油和草莓这四种口味堪称冰激凌界的“四大天王”,哪怕到了后世都是经典不变的口味。所以林冬梅决定做四种口味,然后再做成单球、双球等各种花样冰激凌。
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再加上有原料粉和对应设备的帮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