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6节

第(2/3)节
“你害怕吗?”

    赵祯抿了抿唇,因烛火映照而亮晶晶的眼眸一点点暗淡。

    “我害怕。”

    赵祯扶着刘娥的手,声音有些低沉,“可若大娘娘觉得雷霆手段是对的,那大娘娘便只管放手去做,我绝不会阻拦大娘娘的政策。”

    刘娥婉儿,抬手拍了拍赵祯手背,“瞧你这个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将士大夫们杀光屠净呢。”

    “放心,你的大娘娘没有这般心狠手辣。”

    “这些人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疾苦,若不让他们吃些苦头,他们根本不知道百姓为何物。”

    刘娥抬眸看向苍穹之上的天幕,“让他们种地去吧。”

    “种得好的有饭吃,种不好的饿着。”

    “……”

    对于宁死不辱的士大夫们还不如一头撞死来得痛快呢!

    【寇准与丁谓两大权臣都被刘姐顺利除掉,刘姐迎来自己临朝听政的时代。】

    【这一年刘姐53岁,而仁宗11岁,如果换成其他朝代,那就是孤儿寡母,好欺负得很,但刘姐凭借自己的手腕扭转这种的局面,让士大夫们俯首称臣。】

    “种地?我不去!”

    “我是大宋的臣子,而非农夫!”

    “不去?好说。”

    “您先饿一天,等您什么时候想种地了,您再喊我给您送饭。”

    “你——”

    “岂有此理!”

    荒山之上,士大夫们骂骂咧咧。

    而剩下的士大夫们,则对刘娥言听计从,再没有最初的嚣张跋扈。

    但发配荒山开荒的士大夫们太多,仅存的士大夫们并不能正常维持朝廷的运转,刘娥双管齐下,提拔武将,再召集公主宫妃与命妇,让她们做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

    仅存的士大夫们气得跳脚,一部分人攻击武将,一部分人攻击妇人,这个说武将不配,那个说妇人不知廉耻,天天在承明殿吵得昏天暗地。

    可吵得虽激烈,炮火却分散得很,武将没有被他们压下去,妇人更没有被他们骂走,反倒是士大夫越来越少,开荒种地的人越来越多。

    “天亡大宋!”

    “天亡大宋啊!”

    新来开荒的士大夫抬手指天,破口大骂。

    “新来的吵什么吵?”

    已经开荒月余时间的士大夫们一脸不耐,“再不去种地,我们这群人都被你连累的没饭吃!”

    ——该死的连坐制度,只要有一个人不去开荒,他们这群人都得挨饿!

    荒山上的麦苗欣欣向荣,而汴京城更是形势大好。

    旧制度被摒弃,新的制度重新塑造,武将们有了应有的待遇,军风军纪肃之一清,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接连被招降,打散之后编入军队,等待为国效忠。

    “娘娘,这位叫狄青的少年在武举中大获全胜,其他的叫狄青的人全是他的手下败将。”

    小宫人殷勤向刘娥引荐,“以奴婢之见,这位定是天幕盛赞的那一位狄青了!”

    “哦?狄青?”

    刘娥放下奏折,抬头看被宫人领进来的少年,“未来大破西夏收复南越的人?”

    作者有话说:

    狄青: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赵祯:求带飞!

    历史上的赵祯真的是一个耳根子很软的人,而且对刘娥也真的很孝顺。

    刘娥让他当堂拜寿,士大夫说有损天子威严,不让他拜,他二话不说就拜

    刘娥穿龙袍,士大夫们上书骂,他说大娘娘穿龙袍没啥,就一孝顺孩子+耳根子软,大娘娘说啥就是啥

    当然,他的好脾气行为还有被皇后抓伤脸,被包拯喷一脸唾沫星子,被臣子们忽悠当初太后想废你,是我们保住了你的皇位,你得好好对我们之类的

    他的仁宗庙号功绩配不上,但脾气绝对能配得上2333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