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
第(2/3)节
阿娘肩上,那些难缠的朝臣,那些心怀鬼胎的宗室,在阿娘的手段下无不乖乖俯首,是以,科举得以推行,底层士子终于有了改变人生的命运。
——这样的阿娘,怎会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这、这不可能。”
李旦惊了一瞬,“这定然是旁人对阿娘的污蔑。”
【u主觉得这件事多少有点扯淡,是《新唐书》与《资治通鉴》对武皇的抹黑。】
【这两本书成书于宋朝,宋朝的执政者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某些文人是什么货色不用我多说,宝宝们懂得都懂。】
【如果武皇真做了这件事,离唐朝更近的《旧唐书》与《唐会要》不可能不记载。】
【再者,我觉得宝宝们可以相信一下骆宾王的节操,那可是连“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这种脏水都敢往武皇身上泼的人,要是小公主的死跟武皇脱不了干系,他高低得给武皇整个百字小作文昭告天下。】
【正是因为《旧唐书》与《唐会要》都没有记载,疯狂黑武皇的骆宾王都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可见在当时那个时代,小公主的确死于暴卒,而不是被武皇所扼杀。】
天幕之上,定格在被褥上的武皇的手被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红叉旁边,是一行红字——
造谣抹黑,他宋的基本操作。
【能让高宗李治下定决心废黜王皇后的,除了他真爱武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武皇是他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更是他手里的一把好刀,让他借着武皇之力,推行科举,打压世家门阀。】
天幕之下,天后静静看着对她不断表忠心的武家儿郎。
女官递来茶水,她轻啜一口,随手把茶水搁在案几,对着武三思懒懒开口,“天幕之言,你们如何看待?”
——她懒得邀买人心,开门见山问出自己的问题。
武三思心脏砰砰狂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说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姑母当顺承天命,登基为皇!”
作者有话说:
武三思:区区杀父之仇,怎能阻挡我追寻荣华富贵的脚步!!!
第79章武则天
千古无人出其左右。
顺承天命,登基为皇。
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句话。
天后眼皮微抬,丝毫不意外武三思说出这样的话。
“可惜,朝臣心念李唐,而宗室又尾大不掉。”
天后半真半假叹了一声。
武三思跪着向前,再度表忠心,“姑母勿忧,侄儿有法子。”
“此等顽固不化之徒,怎能脏了姑母的手?”
“姑母放心,这些事交给侄儿。”
“不出三月,侄儿便能还姑母一个海晏河清的武周天下!”
【李治与武皇携手合作,第一个搞的就是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这个一手将他送上皇位,但此时又一手遮天的权臣。】
【显庆四年,武皇一手提拔的许敬宗指使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命许敬宗与辛茂将一同调查,但在许敬宗的劝说下,李治连查都没查,甚至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定了长孙无忌的罪,把长孙无忌罢官流放,发配岭南。】
天幕之上,出现长孙无忌的身影。
与过去的大权在握时的雍容威仪不同,此时的长孙无忌颇为狼狈,坐在即将去往流放之地的简陋马车上,看向不断远去的长安城楼而叫骂不已——
“奸妃误国!”
“奸妃误国啊!”
“可怜我李唐万里江山,就这么断送在一个女人手里!”
【有一说一哈,李治对武皇究竟是不是真爱或许存疑,但长孙无忌对李治绝对是真爱。】
【都这种程度了,还只骂武皇一个人呢,你的好外甥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子,是一个手握大权的皇帝,他要是不想收拾你,武皇吹再多的枕头风也没用。】
【而且李治连见你都不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