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0节

第(2/3)节
想出的东西往往新奇又有效。

    对此,苏源只能保持微笑,心说那是你们没接受过现代教?育,否则就该知道,这些不过是毛毛雨,不足一提。

    腹诽过后?,苏源继续投入到学习当中?,反复拟写八股文和试帖诗,写好?后?或自行修缮,或互相批阅。

    同时也未疏忽古文默写,隔三两天就拎出来背一遍。

    三个月一晃而?逝,七月上旬,试院公布了院试时间——农历八月初九。

    院试的报考流程与县试、府试类同,五人互结,再由廪生作保。

    互结的五人包括苏源、方?东、唐胤、苏青云以及另一位同窗,都是知根知底的,廪生依旧是季先生。

    待报完名,苏源等人又折回府学,潜心备考,只待八月初九那日前往试院。

    农历八月初九,院试正式开始。

    苏源一行人拎着考篮早早来到试院门口,迎着初秋的凉风,排队静候。

    第三次号炮响起,院试大门轰然打开。

    衙吏举着照准牌出现,以县为单位,引领各县童生走进大门,并?在?仪门前停下。

    不消片刻,外搜检官到场,二人成?一组,对童生进行搜身检查。

    苏源眼?睁睁看着两位考生被查出携带参考书以及金银,被衙吏拖了下去,革除童生功名,且永不得再参加科考。

    经此一遭,众考生噤若寒蝉,呼吸都放轻许多。

    苏源顺利通过搜身检查,从仪门进入考场,二十人成?一组。

    他们的正前方?,知府大人身着正四品绯色官服,面色沉凝,肃然而?立。

    自有内搜检官上前,对考生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

    苏源考篮里的笔墨食物一股脑被倒出来,检查得极为细致,就连从饭堂带来的以坚硬著称的饼子都被撕成?数块,为的正是杜绝夹带情况。

    检查完毕,内搜检官将考篮递回来。

    苏源接过,低头看一眼?。

    虽然早前已有心理准备,可看见被削掉一截的笔头,以及不堪入目的饼子,还是接受无能。

    苏源无声叹息,抿着唇来到主考官学政跟前,由廪保季先生确认身份,再提交结单,以换取考卷和草纸。

    办事员领着苏源来到相应座位,待他在?考卷上记下座位号,苏源双手接过,从容落座。

    苏源将考篮放置脚边,又揭下考卷上写有姓名的浮票,小心保存好?,放榜日他可要靠着这东西证明?自己是考生本人。

    这一番流程下来,天色刚蒙蒙亮。

    半个时辰后?,“铛——”一声响,院试正式开始。

    院试分?为正试、复试两场,此为正试,考两文一诗。

    办事员举着牌子来回走动,向考生展示试题内容。

    苏源将试题速记在?草纸上,垂眸陷入沉思。

    用了一刻钟破题,明?确写作方?向,便?取来另一张草纸,一手揽袖,执笔悬腕,开始打草稿。

    半个时辰后?,苏源落下最后?一笔,缓缓直起腰身,稍歇一盏茶的功夫,理清思绪,又再次提笔,对草稿进行润色、修缮。

    确认无误,用极为端正的楷体将文章誊写到考卷上。

    此时,距离开考已有一个时辰,办事员将写有第二道试题的牌子展示给考生。

    苏源将第一道题的考卷放至一旁,开始琢磨第二道。

    这两道题都属于四书题,算是苏源的强项,不论?是在?私塾还是府学,都经历了反复数百次练习,对他而?言不过手到擒来。

    之后?又是作诗题,这是方?东的强项,不过苏源也不差,只是需要多费点脑筋。

    时间随着笔尖的挥洒不断流逝,直到申时初,苏源方?停下笔。

    此时办事员已发出两次指令,催促考生赶紧誊写,尽快交卷。

    苏源将三份试题逐一浏览了两遍,保证准确无误,将考卷和草纸一并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