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第(2/3)节
法子赚银子,不会吃老本,大哥放心好了。”
叶氏也忙道:“银子快拿回去,否则别再登门了。”
钟谨清楚周钰不会要,所以趁着周钰没在拿出来,结果他的打算都落空了,见婶子一脸严肃,忙收起盒子,“侄子这就将银子收起来。”
叶氏指着补品道:“日后登门别买贵重的补品,你养一家子也不容易。”
钟谨视线落在妻子八成新的簪子上,心里叹气,爹是清官,离开京城的时候家底不多,回到老家买地又要供他科举,仅剩的家底花的差不多了,爹的脾气又硬,送礼的全都打了出去,家里手头宽裕还因他当了官,他没爹古板,却也有自己的底线,才存了一些银钱。
家中兄弟孩子读书,儿子也要读书,人情往来不少,这几年花销甚多,妻子的首饰很少买新的。
杨兮起身出去,回来手里拿了四个荷包,荷包里放了碎银子,笑着道:“孩子们叫我婶娘,这是见面礼。”
钟谨有四个孩子,大的十二,小的五岁,三儿一女,几个孩子没敢伸手。
朱氏见相公点头,才笑着,“婶娘给你们的还不快拿着说谢谢。”
四个孩子依次接过荷包说谢谢。
杨兮笑眯眯的,“都是好孩子。”
下午,钟谨一家子离开,叶氏心里空落落的,强打起精神,“往好了想,我们也算有依靠了。”
杨兮见婆婆累了,“娘,您先休息一会。”
叶氏,“好,你也赶紧休息一会。”
杨兮等婆婆躺下才出来,就见杨三蹲在她屋子门口,“你等我有事?”
杨三眸子里有太多的想法,“姐,我日后可不可以请教钟大哥一些瑞州的事?”
杨兮示意杨三进屋说,“可以。”
杨三,“姐,周家的人脉多吗?”
杨兮警告着,“别打主意,你要知道人脉需要足够利益维持,周家落难了,不是谁都像钟家可靠。”
杨三起身给姐姐倒热水,“我知道,我就是好奇。”
杨兮抿了一口热水,“你可知欲速则不达的意思?”
杨三知道,“姐,你放心好了。”
杨兮才不放心,这小子刚才就请教钟谨瑞州海盗的事,如果不是建宅子,又有周钰压着,这小子早就四处窜了。
钟谨没穿官服来拜访,赵家疑惑周家哪里来的亲戚,也不敢多问,对周家越发的小心,就连赵二姑娘也不敢提学刺绣的事。
人与人的相处很神奇,一路南下周家没功名,只显露出本事,赵家敬着不会恐惧周家,现在多了一门亲戚,还是一看就有身份的亲戚,赵家的小心思彻底没了。
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周钰服徭役七天,杨兮想去看看,可上次憋的肚子难受,她也只能想想。
周小弟听娘念叨大哥,“娘,嫂子,我去看大哥,顺便将大哥换洗的衣服拿回来。”
周小妹忙道:“我也去。”
周小弟瞪眼,“你一个未婚女去啥,堤坝上都是男人。”
周小妹有些不高兴,她也想大哥了,大哥不在家的日子少了主心骨!
第九十章安宁
叶氏惦记大儿子,就怕大儿子遭罪,“行,你去看看你大哥,带些吃食给你大哥补补身子。”
杨兮准备了一些酱肉和馒头,又装了一坛子鱼酱,最后是药包和换洗衣服。
周小弟一大早出发,到的时候堤坝已经上工。
周小弟被衙役拦下,拿出荷包递过去,衙役问,“来找谁?”
年年服徭役,衙役习惯家境好的送吃食,他们也能吃上几口,目光扫向包袱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好吃的。
周小弟攥紧包袱,“我找周大,他做算账的差事。”
衙役捏铜板的手顿住,将手里的荷包塞了回去,脸上收起傲慢,亲热的道:“原来是自家兄弟,你这孩子早说啊,走走,哥哥这就带你过去。”
周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