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节

第(3/4)节
司。

    他前脚刚到北典府司,后脚便有小旗来汇报:“大人,蛇出洞了。”

    说的是周伯良。

    沈蕴玉铺了那么久的局,终于把周伯良给引出来了。!

    第45章报复

    夜色下,周伯良端坐在京城外城西街中一个雅致的茶楼的二楼大堂内。

    这茶楼是他的心腹开的,明面上只是一个茶楼,实际上却是他落脚销赃、打探消息的地方,他做的是掉脑袋的活儿,自然要小心谨慎,京城中有不少他的眼线,他知道,京城的顺德帝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对走私下刀了。

    茶馆二楼的大堂内摆满了桌子,但是只有周伯良一个人坐着,他叫人提前清了场。

    茶馆内有高高的灯树,照亮四周——这是仿造鸣翠阁的灯树做的,但是人家鸣翠阁的树是金子,上头的灯是夜明珠,这里的灯树只是木头,上头的灯是烛火。

    眼看着约定好了的时辰快到了,周伯良不紧不慢的拆开了一个茶包,没有冲泡,他生下来便是海上的倭寇,每天都在海水里泡着,身上都浸出了一股鱼腥味,天生就是粗俗的,学不来大奉那些精致的礼仪,他也不爱喝茶,倒是挺爱吃茶叶。

    大奉人讲究,茶叶也分很多种,不同产地,不同时节,不同种类,常见些的,什么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六堡茶,大红袍铁观音之类的,不常见的,乌梅踏雪茶,金丝落尘茶,五岳茶,各种各样的茶。

    除了茶叶,还有茶百戏,茶画等东西,大奉处处都有茶楼,这是大奉的文化。

    周伯良不爱茶,但他爱大奉。

    大奉啊,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周伯良靠在椅背上,品着口里的茶香,想,这个神秘的东方国都,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有令人惊叹的丝绸为衣,有让人震撼的曲乐舞蹈,有让人丧胆的强盛兵力,有让人惊讶的聪慧才智,他在这里呆的越久,就越喜欢这里。

    但是不管他多喜欢这里,这都不是他的故乡。

    他不爱这里,他只爱这里的财富,他想把所有的财富都带回去。

    他的故乡,比起来大奉简直就是一个弹丸之地,那只是一座岛,岛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只能靠吃鱼度日,东倭有吃不尽的鱼虾,有高大的雪山,但是也就只有这些东西了,那里没有猪羊牛马,没有丰富的菜种,没有强大的武力,什么都没有。

    周伯良第一次来到大奉,在大奉最繁华的街头蹲了半夜,决定做走私。

    他做走私,最开始只是弄一点小东西,比如东瀛产海盐,价格比大奉便宜很多,他偷偷运过来卖掉,然后再买一些大奉的新奇东西带回去,比如丝绸,比如茶叶,比如一些种子。

    这样积累两趟,他便有了本钱,有了本钱之后,便不再甘心只做小生意,他雇佣了很多人,最开始是和他一个村的本家兄弟,然后是很多来追随他的人,到最后,他在东倭本地,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他们东倭,是没有走私这个概念的——东倭允许他们这样的□□存在,甚至与□□和平共处,不像是大奉,处处都由官差接管。

    所以,周伯良在东倭很吃得开,只有到了大奉的时候,才需要夹着尾巴做人。

    没办法,大奉太昌盛,太强大了,他的这点人马和大奉的官兵比起来,就如同浩瀚的大海与一条溪流,他自然不敢与大奉对抗,就连他的国家都不敢,所以他采用了迂回战术。

    他开始给这些大奉人送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大奉人的话,他学来了,并且受用终身。

    起初并不顺利,并不是所有人都看钱,但是十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收了他的钱,他便能走下去。

    越走越顺,越走越顺。

    他开始贩卖一些精铁武器,开始培养人手,开始开设赌坊,开始伸手向一些更暴利的东西。

    但是最近,他不那么顺了。

    因为他手底下的据点一个一个的被拔了,他知道是谁干的,那些人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