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第(2/4)节
西,虽然咱们小,但人情世故不能含糊。”
剩下给孙子的五块钱她都不想说了,就是让孩子拿个高兴而已。
果然,有了钱的张定轩瞬间开朗了,在院子里追鸡逗狗,大人看了都牙痒痒,却忍了下来。
从他们这边去赣省省城,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傍晚发车,明天早上才能到。
一家三口把张莹莹送去学校就赶去火车站了,随着火车发动,他们也要奔向远方了。
文建国特地给在赣省的战友柳大义去了消息,让对方到车站接一下人。
柳大义一早就在火车站候着了,火车一到站,他就在出站口吆喝,“张永胜,黄素珍”
喊人名字跟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
黄素珍有些懵逼,头一次出远门,瞅啥啥不对,赶紧拽着张永胜的衣服问道:“孩子他爸,那人是在叫我们吗?”
张永胜看过去,仔细一听,发现对方还真的是喊着他们的名字。
这时候柳大义也注意到他们三个,激动地开始蹦跳招手,看他一蹦三尺高的架势,好家伙,这也是个练家子啊!
张永胜有些忐忑,犹豫了一下才带着妻女走过去,“大哥,你叫我们吗?”
“是张永胜黄素珍张琳琳对不?”柳大义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来回游动。
张永胜点点头。
第278章柳大义
柳大义爽朗地笑了,“我是建国的战友,叫柳大义,他昨天给我发了电报,说你们今天上午,让我过来接一下,还交代到时候你们要租店面的时候帮忙盯着一下,别让你们被人骗了,哈哈哈”
“柳大哥好!”张永胜赶忙上前握手。
一行人出了火车站,柳大义带他们坐上大巴,“一会儿咱们先去我那边歇脚吃顿饭,有啥安排咱们再看。”
张永胜好奇地问道:“柳大哥也是省城的吗?”
柳大义摇摇头,“不是,我老家九江那边的一个小山沟,以前家里穷,没办法才入伍的,后来机缘巧合下发了笔小财,回来就到省城这边盘了个小店卖早点,生意还凑合,去年才刚在这边买房落脚把老家的媳妇孩子接过来。”
“哟!那可太好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张永胜感叹了一句,“像我这样实在无奈,老家还有两个小的读书,实在没法带在身边。”
柳大义看向张琳琳,好奇地问道:“这是你家大丫头?”
张永胜颔首,“我大女儿,小学毕业就没读书了,这次带过来正好给我帮忙。”
“挺好的,我家两个臭小子,老大十八了,初中毕业不读,非要学我入伍,要去就去吧,我也拦不住,小的十五,还在读书,我给他转到省城来了。”柳大义大概说了下家里的情况。
大巴颠簸着开到市区,水泥路好走了不少,下了大巴,一行人还得叫两辆三轮车过来接送。
等回到柳大义家已经是下午了。
柳大义的媳妇叫徐芬,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以夫为天,柳大义说什么就做什么,没啥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反驳,对张永胜一家十分热情,饭菜准备得也不含糊,中规中矩的。
张永胜一家反倒不好意思了。
柳大义招呼他们坐下,等众人吃饱了张永胜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心里有些着急,“柳大哥,城里哪里比较热闹?住的人比较多?”
“那可多了!你要说热闹,除了市中心,这边都是区,大街小巷的,哪哪儿都不缺人,我还没问你们打算开店卖什么?”柳大义疑惑地看着张永胜。
张永胜迟疑着说道:“我们想卖海鲜,最好是在菜市场附近开店,除了海鲜也能卖别的,只要人多就行。”
“那好办!我家这边就是菜市场一条街,明天一早你过来看就知道了,这整条街两边都是摆摊卖菜的,我卖杂货,只要不在我门口卖杂货,人家想摆我也没意见,还能给我招揽一些客人呢!哈哈哈”柳大义一看就是那种性子豁达不爱计较的。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