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第(2/4)节
了差不多钱。顿时就觉得冯氏那镯子不香了,那雕花什么的又不能卖钱,有那银子多买几两金子不好么。
陈三原以为自己把金刚石往外一掏,绝对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没想到大家也只是议论了两嘴就把注意力放在别的上头了,妯娌几个围着冯氏的衣裳首饰七嘴八舌的议论,陈大则拉着他和陈二问询生意上的事。
至于小姐妹们,则拿着他们带回来的小玩意儿叽叽喳喳的,这么亮闪闪的金刚石竟然被大家无视了……
其实也不是真的无视,大家伙偶尔还是会偷瞄几眼那个小盒子的。之所以没有一再的谈论,是觉得那玩意儿看着就很贵。
也不是说真的就买不起,而是不可能会拿大半身家去买那么块小石头。打首饰嘛,贵的宝石用不起,可以用便宜的。他们自觉没有三房的家底,那就不要瞎打听了。
明明知道自家买不起,还上赶着问价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陈三见状也只好把东西收了起来,然后把从江南带来的土产分了一下。什么绸缎、香囊、茶叶、珠花之类的,应有尽有。
看到自家也有一份,陈二赶紧摆手:“我这一路跟着混吃混喝就算了,怎么还好要这些东西。”况且他也没空着手回来,虽然没有老三买的东西多,但也带了一些土仪回来。
“这回幸亏有二哥跟着,要不老三在外头生病的那些日子,我一个妇道人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冯氏跟着劝道。
“我也没做什么,就是跑了跑腿。”陈二更加不好意思了,当初老三一病把他给吓的慌了神,幸亏弟妹能稳得住才没出大乱子。这会冯氏把功劳算在他头上,让他忍不住有些臊的慌,但也不得不承认老三两口子就是厚道!
绵看着爹娘分给大每家一大箱子东西,眼皮子也有点抖:看来爹娘这回是发了大财了,以前可没这么大方。
陈大也是这么以为的,这时候的人也不讲究隐私什么的,大咧咧的笑道:“看来老三这回去江南,是挣了不少啊!”
陈三笑呵呵的摆摆手:“要说挣多少银子也谈不上,这些东西在咱们这贵在江南却不值钱,找着门道了十两银子能买一大包。我这回去也就是淌了淌路,银子虽然挣的不多,但关系算是打通了。下回再去,就能多赚一些了。”
陈大有些不信,转头去瞧陈二的眼神,看到陈二对此并没有异议,心里嘀咕:莫非老三这回真没挣什么钱?
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两口子早就说好了,但凡上门打听的都这么对人说的。
就连玉宽都以为老爹说的是实话,只有绵绵从爹娘隐藏的情绪中窥探出几丝不对,她直觉老爹这回挣的绝对不少。
不过具体多少她也没再打听,反正如今她两家店的收益足够她平时的花销。
倒是冯氏见她不但家里的铺子和地租打理妥当,还能分神开了两家生意不错的新店,心里也是极为骄傲的:“不愧是我闺女,这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
陈三听闻这话摸了摸自己的小八字胡:都说女肖父,闺女这明明是像我多一些……
但是看到媳妇喜滋滋的模样,他识趣的把话给咽了下去。
“唉!”冯氏突然叹了口气。
陈三见了忙问:“好好的,怎么又叹气了?”
冯氏叹道:“你说这兄妹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绵绵小时候跟个木瓜似的呆愣愣的如今却变的猴精猴精的。宽哥儿那小子小时候倒是机灵的很,这几年就跟读书读傻了似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陈三赶紧替儿子辩解:“宽哥儿是越大越懂事了,自然比之前稳重。况且男孩子将来总要支撑门户,太跳脱了怎么行?再说,我瞧着大儿子也挺聪明的,连于阁老都夸他读书好。”
冯氏摇摇头:“你懂什么,那小子的聪明是在外头,读书不算坏处,将来做官可不行……还是得让他早些成亲。男人啊,不成家就长不大。“
对此,陈三也没有异议,附和道:“于阁老不是让他明年下场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