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9节

第(4/5)节


    沈启堂隐约听到了三言两语,推测出那人大概是要违背先前离开之人的嘱托,不打算把孩子送给农户抚养了,而是打算卖给妓馆之类的地方。这样一来,他就有钱还赌债了。

    那人假惺惺地对着篮子里昏睡的小婴儿解释了几句自己的不得已后,就准备起身离开。不想就在同一时间,巡夜的差役正好经过巷子口,他们听到响动后,就喝问谁在里面?

    这声喝问让做贼心虚之人吓了一大跳。他当即就把装着婴孩儿的篮子往柴火堆方向一推并藏了起来,然后他自己就手脚麻利地翻墙逃了,估计是打算过后再返回小巷取走篮子。

    巡夜的差役举着灯在巷子里转了一圈,没怎么细查就转身离开了。

    而目睹了一切的沈启堂在差役转身离开之后,借着酒醉初醒后残留的兴奋情绪,竟然冒出了截胡的念头,当即就提起篮子憋着气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小巷。

    一开始,沈启堂打算等曹寅返回扬州后,再想办法把真相捅出去,然后给自己捞取一个救孩子的功劳。但是让沈启堂没有料到的是,那篮子中据说十分健康的婴儿,竟然就那么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这下,沈启堂不仅没有了立功的机会,反而招惹了一身说不清楚的麻烦,甚至还有可能是杀身之祸……

    当然,此时正坐在齐贤堂内的沈启堂肯定不会对曹寅等人说出全部实情的。他已然暗自下定决心,要把那晚上的真相带进棺材里去,谁也不告诉。

    这样一来,“认祖归宗”后的女儿自然就安稳无忧了。

    第188章

    放下茶杯,沈启堂继续半真半假地叙述过往。

    讲到六年前自己提着藤篮返回沈家后的情形,沈启堂适时地露出了痛苦悲哀之色。

    他怅然叹息着,缓缓描述了一番自己当初得知妻子难产时的沉重焦急心情,以及被大夫告知他刚刚出世的女儿极有可能活不下来时的心痛与无助。

    “沈某当时已然魂不守舍,还是在长嫂的提醒下,才发现自己竟然一直拎着那个藤篮……想到藤篮里是沈某专门为家慈购买的糕点,又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妇人生产是如何凶险的,沈某当时是既担忧妻子孩子,又无比感激母亲生我养我的天大恩义,便下意识把藤篮交给了沈某最信任的奶嬷嬷,并请她小心护好藤篮,之后转交给母亲。

    “哎,让诸位大人见笑了。那时候,沈某确实心绪起伏过大,也钻了牛角尖,就固执地想让辛苦操劳半生的母亲尝到儿子为她购买的糕点。因此,沈某递交藤篮给奶嬷嬷的时候,态度异常严肃郑重。而令沈某没料到的是,沈某的表现竟让奶嬷嬷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误会。”

    “误会?一份糕点而已,能产生多大误会?”已经隐约猜到什么的某位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曹寅后,才试探着开口问道。

    沈启堂摇了摇了头,对着在场的官老爷们苦笑一声,继而嗓音喑哑地说道:

    “诸位大人皆是洞若观火、高瞻远瞩之人,想必已然猜到那篮中的真相。不错,那个被沈某随手拎回家中的藤篮……里面放的不是沈某误以为的、酒醉之际迷糊购买的糕点,而是、而是一个刚出生的健康婴儿!”

    沈启堂话音落下,就听屋内响起了几声“果然如此”的喟叹。而此前一直维持着平静表情的曹寅也忍不住向前倾身,似乎终于有些端坐不住了。

    见状,沈启堂继续愁云满面地回忆道:

    “据奶嬷嬷后来所讲,当她发现篮子里藏着一个熟睡的婴儿后,先是吓了一大跳,然后就误以为、误以为那是我和外面女人生下的孩子,所以才那般小心翼翼地要求她一定要把藤篮交给当家太太……

    “后来,请来的老大夫和白云观的崔仙姑都说沈某刚出生的女儿情况不好,让沈某……早些准备,而拙荆当时的情况亦是危急万分,能否从阎王那里抢回一命也未可知。

    “哎,不幸之事接踵而来。沈某当时委实是心灰意冷,就想着陪我那刚刚来到人间的可怜女儿走完此生最后一程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