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0节

第(2/3)节
安也有了不短的时日了,对闻名全城的坊市“浮浪少年”多有耳闻。

    这些人确实是个麻烦,但并不用过多担心。

    进奏院的这百余武士,别看都是四十来岁的“大叔”、“大爷”,但器械精良,战阵经验丰富,可比那些只敢好勇斗狠,不敢亡命搏杀的泼皮无赖强多了。

    有他们守着,进奏院确实可保无忧。但如果经常出门,难免有不周之处。

    “别锁。”赵光裔伸手止住了,道:“圣人早已下诏勤王,算算时间,大帅的先头部队也快到了,可能需要我们帮忙打探消息。另外,朝廷那边可能也会有事找来。”

    门外的大街上又响起了喝骂声。

    刘三斗神情一凛,下令道:“从即日起,两队人轮番守卫,不得懈怠。”

    “遵命。”

    “若街坊有难,能帮的也尽量帮下。”赵光裔补充了一句。

    呃,街坊好像主要是青楼女子……

    孙揆带着千余豪侠少年一路前行。

    又是泾原军造反!他心中满是无奈。

    德宗朝那会泾原军就搞过兵变,即浐水兵变。

    安西军出身的姚令言带着五千军士东出平叛,结果朝廷只供应粗茶淡饭,赏赐也没有,大头兵们火了,直接击鼓聚众,将阻止他们的姚令言用长戈叉了出去,从浐水杀回了长安。

    天子慌忙派中官前去安抚,并赏赐绢帛。军士们一听每人才赏两匹绢,更是火大,前去传旨的中使被箭射得落荒而逃,长安遂被攻下,圣人跑路奉天。

    泾原军,就没有消停过啊!

    来自畿县的豪侠少年确实比京城泼皮更能打,一路杀散两股人之后,孙揆抵达了大明宫。

    神策军都去哪了?他有些诧异。

    就算主力已在泾州覆灭,城内至少还有万余兵啊!怎么一路上没见到几个?

    “孙使君。”

    “孔相。”

    孙揆在大明宫前碰到了宰相孔纬,二人相顾皆叹。

    孙揆与张濬走得很近,孔纬是知道的。

    此番西征,孙揆担任供军使。王师败绩,虽然他的责任不大,但若真仔细追究的话,搞不好也要吃点挂落。

    但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孔纬叹了口气,他也是支持西征的啊。

    “杜相已出京,带着十万匹绢。张濬被贬为连州刺史,圣人谓其无需回京,直去赴任可也。”孔纬看了看阴云密布的天空,说道:“然乱军并未停下,还在往京师赶。五日前邠帅李延龄快马加急奏报,泾原军欲攻邠州,其率军士八千列阵,贼众惊走,往永寿县方向而去。”

    “永寿……”孙揆仔细回忆了一下。

    永寿离邠州九十里,永寿东南五十里,就是奉天县了,当年德宗巡狩的地方。

    过了奉天,四十里至醴泉,再八十里至咸阳。咸阳离长安也不过就四十里罢了。

    三百里的路程,以泾原军急迫的心情,其实要不了多久的。

    “各路勤王兵马何在?”孙揆突然问道。

    他有自知之明,手底下这千把豪侠少年吓唬人还行,真上阵厮杀的话,泾原军只需派出两三百军士,结阵杀来,他们就得溃散。

    能对付泾原军的,也就只有藩镇兵马了。

    “圣人已分派中使前往同、华二州,催促郝振威、王卞二人率军入援京师。此番谁能勤王立功,便可授镇国军节度使、潼关防御守捉使,领同、华二州。”

    孙揆面现惊容,这有问题啊!

    郝、王二人,不论谁当了镇国军节度使,都必定有一人要失去权力,他能甘心?

    若是当场作乱,岂不比还远在西边的泾原军更危险?

    这谁出的主意?还是圣人自己想的?

    “圣人亦派中使前往金州宣旨,升金商都防御使为节度使,令李详即刻将兵北上勤王。”

    这个还有点靠谱,但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孙揆看着孔纬,继续等他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