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0节

第(3/4)节
开,打算寻个靶镜看看自己的脸。其实平时他也没有这般在意,但卫家兄弟外表实在太过出色,尤其那小儿,一双妙目似笑非笑看过来时,严思总觉得脸上好像露了什么丑。

    见严思总算走了,卫进隐含笑意,道:“调皮。”

    卫姌笑嘻嘻道:“都怪他皮太厚了,总黏着左右不肯走。”

    两人心里都清楚,这是严思蓄意要踩着卫进出头,所以总是和他们一处。

    卫姌低声道:“他既黑心坏大哥心态,我也叫他不好受。”

    卫进心中一暖,心里也更是愧疚,竟让年幼的弟弟如此担忧。

    兄弟两个站在河边闲聊几句,严思果然又回来找他们。

    山下很快传来喧闹声,中正官在县令陪同下登山,后面跟着一群侍卫胥吏。中正官正是贺台,年过四旬,面瘦长髯,颇有儒雅之风。他先到半山长亭,目光四下一顾,微微颔首,对士子们的表现满意,与县令低语几句后,他便从长亭出,沿途出题考验士子。

    中正贺台很快来到河边,沿河士子众多,他一眼看见的,便是外表极为出众的卫氏兄弟。

    作者有话说:

    补昨日一章,晚上还有一章

    昨天假笑半天,回家就头痛,e=(o`)))唉,难道假笑影响神经感谢在2023-02-0923:33:13~2023-02-1110:47: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12章一一一章先后

    贺台眼睛一亮,对县令道:“丰仪俊雅,灼灼耀目,这是哪家郎君”

    县令将卫氏来历一提,贺台微微颔首,“原来是卫玠之后。”招手让卫进卫姌过来。

    河边士子见了纷纷叹道,果然如此。严思心中也是压不住的妒意泛上来。他也是打小苦读长大,深信自己必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到了江夏认识卫进,发现他竟处处优于自己,嫉心如蚂蚁般啃噬他的心。此刻见中正官首先对卫家兄弟另眼相待,他越发难受,但又觉得紧跟卫氏兄弟的决定十分正确。

    他跟着卫进卫姌一起来到贺台面前,作揖行礼。

    贺台微微一笑,直接问卫进:“克己复礼为仁,何解”

    卫进道:“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

    他声音清朗平和,又是洛阳正音,贺台默然听答,渐渐面露微笑,显然是十分满意。卫进所答显然对论语研读极深,又有自己见解,极合他的心意。

    等卫进答完,贺台问他家中情况,读什么书。问完看向严思,也问了一句论语,严思神色严肃,侃侃而谈。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与卫进相比就有所不如,一前一后作答就显露出高低完之后贺台并无表示,再看向卫姌。

    今日雅集士族子弟在十七八岁,寒门和贫家士子年纪更大些,二十多岁比比皆是,如卫姌这般混在其中,真犹如童子一般。

    贺台先问了卫姌岁数,然后也出了一题,“谓君子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说的是论语哪一篇”

    卫姌一听,这题比刚才考卫进和严思的都要简单不少,看来是中正官看她年纪有意放低了要求。她站得端正,作揖道:“《论语为政》之君子不器。礼记有云,大道不器。器者,各适其用二不能相通……”

    她语音清脆,又生得貌美,站在溪涧河边,长袖飘飘,如仙童般。

    县令胥吏等人心中都不由赞叹,不愧是卫玠后人。

    贺台作为中正,听完卫姌回答,点了点头。卫姌没有光说答案,还对“君子不器”论述一遍,透露的意思当然是她也是来参加定品的,并非只陪着兄长只来长个见识。

    贺台一路上山,沿途见到有的士子会提问,有的则是直接忽略而过。

    这就是雅集擢选的残酷之处,若是不入中正官的眼,可能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展露才华。

    到了午时,一大半的士子已经被问过。胥吏很快将吃食送了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