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第(4/4)节
征的话后一怔,随后眼珠转了转。
“我做了半辈子律师了,要说法院的法官我都认识那是忽悠您,但是做律师时间长了哪能不认识几个法官啊。
再说了,我们律所在市里有一百多名律师,称得上是大律所,做刑事案子的律师更是不在少数,现在案子还没到法院,等案子分到承办法官后,我给您问问。我不认识,其他律师保不齐认识。
实在不行可以找刑庭的厅长,负责案件的法官不确定,但是刑庭的庭长和副庭长是固定的。不过现在说这话为时尚早,等案子到了法院再说不迟。”赵律师笑眯眯道。
赵律师这话说的没毛病,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总之给袁长征以希望,告诉他我有关系,又让他抓不住把柄,反正现在案子还没到法院,具体是那个法官承办案件只有老天爷知道,忽悠呗!
现在谈的是案情,是委不委托的问题,只要袁长征委托了,到时候找人花钱的事再另说,实在不行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下袁长征,这种事上不得台面,他也不能真去法院问。赵律师做这种事不是一次或者两次了,他有经验。
“方律师,您那边怎么样?”袁长征看向方轶。
“如果把之前我和赵律师给您的建议做好,我估计刑期与羁押的时间一冲抵,您儿子在里面的时间不会太长。
我觉得这种案子不用找人,当然如果您自己有关系,托关系找人帮忙也可以。”方轶道。
听话听音,袁长征一听就明白了,方轶没有法院的关系。
后面的谈话就简单多了,基本上袁长征都是在和赵律师交谈,方轶偶尔会搭上一句。袁长征的媳妇杨静也是对赵律师推崇备至,而对于孟总推荐的方轶却拒之千里。
第138章这潭水很混,很深
中午时,袁长征要请二位律师吃饭,方轶越待越别扭,便找了个托辞离开了。
哎!看来市里的竞争比县里更激烈,出个案子一群律师扑上去抢,一个比一个能忽悠,最可气的是律师间还竞相压价,相互打压。真没点手段和本事,还真的就得吃土。除非律师的名气足够大,能够站到顶部。
一想到这里,方轶突然觉得自己没有立刻转到市里的律所来执业是对的,现在的自己入行做全职律师,满打满算才近一年,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谈案的实践经验太缺乏了,更重要的是兜里的银子有限,市里不比县里,吃喝住行都得花钱,而且消费高,如果短时间内接不到案子尚可以凑合,时间一长肯定得打道回府。
“案子谈的怎么样?”李书明见方轶垂头丧气的走进门,便猜出了七八分。
“不怎么样,他们又请了一位赵律师,五十来岁的样子,据说是市里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挺能说的。
看他们那意思,是想跟他签约。”方轶道。
“赵律师?是不是五十来岁,大宽脑门,走路肚子总是一挺一挺的。好像跟谁都很熟的样子。”李书明好奇的问道。
“你认识他?”方轶吃惊道。
“谈不上认识,听朋友提过。他叫赵存良,绰号赵大坎,可能说了,而且跟谁都能忽悠一阵子。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