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6节

第(1/3)节
    诸葛亮失落的移开手,却不小心点了“购买”。

    看着弹出的“确定购买”选项,诸葛亮鬼使神差的点了“确定”,紧接着确定支付。

    本以为又会弹出“余额不足,无法购买”的字样。

    结果却是:购买成功√

    诸葛亮瞪大眼睛:“??”难道是因为此书是他写的?所以才不扣余额?

    诸葛亮皱了皱眉,连忙打开余额面板,旋即,眼睛瞪得更大了。

    他的积分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

    要是他有这么多积分,之前的《三国志》何愁买不起啊!!!

    哪来的?

    诸葛亮的目光再次落到小黄车里的《兵法二十四篇》上,在此书出现前,他的积分涨得极其缓慢,攒个一年半载也未必能买一本书,此书出现后,他的积分突然飞涨,要说没有关系他是不信的。

    第173章一百七十三晋江独发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对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很感兴趣,或者说,他对大明的水军很感兴趣,“之前那本明朝的小说里说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历史原型其实是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

    明朝的水军肯定不弱!”明初尚且如此,中后期肯定更强。

    而且戚继光还是一个常胜英雄,被称为“战神”,他的兵书值得一看。

    李靖:“臣也觉得,陛下不是想训练一支水军吗?这两本兵书正好用得上。”既然有后世总结的,何必要自己摸索呢。

    李世民刚要点头又迟疑了,这次的书真的太多了,他虽然没花多少,但是他这些臣子可花了不少。

    看到个人传记都以为不要余额,想都没想就买,结果……唉,这也就罢了,关键后边明知道要扣余额,还是前赴后继的买。

    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所以后面还会有多少书?

    李世民:“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回天幕卖的书有点多?”

    买了个人传记,正在期待到货的大臣们:“有吗?”

    没有个人传记,什么也没买或者被分配任务买书的大臣怨念地看了眼李世民,暗道:饱汉不知饿汉饥。

    洪武时期

    看着小黄车里的兵书,朱元璋很纠结,大明将领写的书还要他掏钱买,是不是不合适?

    可是戚继光是嘉靖年间的人,距离现在一百多年呢。

    他的曾曾曾孙可以等到戚继光的兵书,他可等不到。

    最后朱元璋还是咬咬牙买下两本兵书。

    至于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朱元璋看都没看,若是完整版的他还会考虑,失传了几篇兵法还考虑什么?

    而且后世距离现在六百多年,指不定他收藏的比后世还全呢,买它不纯浪费吗?

    朱元璋心里地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就听到天幕说: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清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不缺少保家卫国的将士,就比如刚才说的名将们,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军功。

    不少人也和辛弃疾、诸葛亮、戚继光等人一样将自己的毕生的经验总结著成兵书传给后人,最负盛名,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就不用多说了。

    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堪称兵家圣典。

    除了《孙子兵法》外,还有吴起的《吴子兵法》,姜太公的《司马法》,孙膑的《孙膑兵法》等都有流传下来。

    当然也有写了多部兵书著作一部也没能保存下来,全都失传了,比如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一生著有《六军镜》《韬钤秘术》《总要》等多部兵书,可惜都失传了。只有《卫公李靖兵法》的部分内容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等类书、政书中。

    除了这部分内容外,李靖唯一的传世的兵书就是《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