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第(2/3)节
算这样,曹操还是有血脉传下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人还能心平气和的互相挤兑?
不像大唐,篡了李唐江山的朱温把李唐一脉赶尽杀绝,还破坏历代唐皇的陵寝,要是朱温等人来他手下,想君臣相得?做梦吧。
想到书里的自己未必知道是朱温篡了李唐江山,李世民又道:可别把朱温送给他,哪怕是在书里他也不要。
就在李世民胡思乱想之时,他的宰相们也在想:错过汉武帝,陛下不能选,难道他们会选秦始皇?
可是秦始皇好法家,他们所学的不太合适吧?
还是说再就业的明相里没有他们?
好不容易有次露脸的机会,不会就这么错过吧?众人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
李世民:“???”
【曹操多疑、司马懿谨慎,两人军事上都有一套,有学者点评过司马懿在军事才能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
这两人给汉武帝当丞相,肯定很刺激很精彩。
书里有这两人暗戳戳在汉武帝面前给对方上眼药,说对方坏话,上演一出又一出的争宠戏码。汉武帝还以为是他的平衡术奏效了,三个人达到了诡异的君臣相得。】
第166章一百六十六秦始皇的丞相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什么叫他以为平衡术奏效?
若是他想平衡臣子的势力会平衡不了?用得着自以为?
别说就曹操和司马懿两人,就算把三国那堆被夸上天的谋士武将都送来大汉,他也不带怕的,照样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惜……没人。
唉,刘彻叹了一声。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上去问为何叹气,肯定是见人家曹操和司马懿能当武将,想要了呗。
他们这会凑上去,万一陛下来一句“曹操和司马懿原本都是文人,怎么人家就文能弄墨,武能上阵杀敌。”然后暗示他们文转武,他们找谁说理去?
文臣不凑,武将就更不会凑了。
被嫌弃得还不够多吗?凑上去找骂?
大秦
扶苏激动道:“诸葛亮没去汉武帝手下!!”
公子高:“那他会来大秦吗?要是诸葛丞相选父王就好了。”
公子将闾:“就是,要是诸葛丞相选父王,咱们也算和诸葛丞相‘会面’了。”虽然是假的,但能和诸葛丞相出现在同一本书里足以!
虽然他们也能自己编写,可惜他们对诸葛丞相的了解只有一本《三国演义》,到底不如后世了解得多。
扶苏偷偷买的《三国演义》被秦始皇没收后不久又拿了回来,公子高等人看到扶苏如此宝贝《三国演义》便借来一观。
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有一个算一个都入了三国的坑,对《三国演义》里描写千军万马的战争、不见硝烟的政治斗争、美好的爱情、如鱼得水的君臣之情、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之情等都充满了向往之情。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塑造饱满,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都写活了,仿佛他们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形象。
在众多人物中,他们对神机妙算的孔明先生最是敬佩,若是诸葛丞相都来大秦,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扶苏和一众弟弟一样,也很希望诸葛亮来大秦,他敬佩诸葛亮的治国之道,看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后,更是钦佩,若不是隔着几百年,他都想拜师诸葛亮了。
几人动静不小,秦始皇很快便发现了。
听到他们的话,秦始皇:“……”明知道是假的,还这么高兴,无语。
若是真的,高兴也罢了,假的高兴成这般,秦始皇默默移开视线,没眼看。
虽然他也挺想要诸葛亮,毕竟诸葛亮会得多,那个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八阵图都是好东西。
三国时期
曹操人傻了,争宠是什么鬼?而且还是和司马懿争宠。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