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2节

第(2/3)节
么要提到戚继光?提到戚继光不是会提到张居正?

    按照天幕的尿性,他毫不怀疑天幕肯定对张居正赞誉有加,那备受压迫的他算什么?

    朱翊钧:千万别提张居正,别提啊!

    蓟镇

    有意编撰一本练兵兵书的戚继光听到这眼前一亮,他的兵书传到后世,而且颇受赞誉。

    戚继光听着自己的战绩,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不过没多久他脸上的笑容就垮了,戚继光可没有忘记这是名将再就业,就业的名将都是结局不佳,心怀执念之人,或怀才不遇,或不得善终。

    他榜上有名,不就是说将来也…不得善终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宋明的武将都这么好用吗?”辛弃疾会写十议九论,会练兵,还会自己搞钱。戚继光会写兵书,会发明火器,会练兵。

    武将们闻言[羞愧][目光呆滞][自暴自弃],算了,陛下又不是第一次嫌弃他们了。

    但是还是好气哦!后世的人有那么多兵书可以看,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可以学习。

    不像他们,如果没有天幕,他们现在还是用竹简,舆图都是草草一画,没有指南针,没有……

    这没有那没有的,拿他们和后世什么都有的将军比合适吗?

    可恶!过分!

    众人不敢埋怨刘彻,于是目光落到卫青身上,心道:“大将军,你看看陛下,多过分啊,快劝劝,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太贪心了。”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突然大声道:“陛下,我也想写兵书。”

    还没等李世民开口,程知节就笑道:“你?尉迟老黑?撰写兵书?哈哈哈……”

    “你字都认不全,还写兵书?快别逗了。”

    尉迟敬德上去就是一拳,“我就不能口述,找人给我润笔?好歹我也打过不少仗,把打仗的心得写下来留给后人参考不行吗?”

    看看后世连练兵选兵都能写,他怎么就不能写?

    李世民强忍笑意,“敬德难得有此心,义贞就不要笑话他了。以朕看,诸位不如合编一本百家兵书,传给后人。”

    ……

    【说完战绩,我们说说戚继光再就业的原因。

    戚继光十七岁就继承祖上的职位,十九岁开始抗倭之路,一直到二十六岁他才升官,此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左都督,左都督是大明武官最高的衔级,正一品。

    直到万历十年,他的靠山张居正去世,戚继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才结束,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戚继光能成为一代战神除了时代机遇、个人努力以及过人的军事才能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深受当朝首辅张居正的器重提拔。

    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时,张居正就十分欣赏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和担当精神,提拔他当了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不仅如此,张居正力排众议,将那些与戚继光作对的当地文官迁调出蓟州,使戚继光免受各种掣肘,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展宏图。

    他还向戚继光的军队提供优厚的财政补给,使其拥有购买军马、制造火器与战车的雄厚财力。

    正是因为张居正处处维护戚继光,戚继光的军事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戚继光无疑是张居正一手扶持的,是张居正的人。

    所以张居正病逝倒台被清算的时候,戚继光也遭到了弹劾,被罢免。

    戚继光回到登州,后来调为广东总兵,官阶依旧,但失去了拱卫京师的重要地位。

    三年后,他再次被弹劾,被明神宗彻底免职。

    戚继光罢官居家后,很少有朋友和他来往,晚年一贫如洗,甚至掏不起医药费。

    在抑郁情绪的折磨打击下,加上家庭生活中夫妻反目等变故,戚继光变得苍老憔悴,很快衰弱下去。不久后病逝。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