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第(2/3)节
狄青在明代长篇小说《杨家府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妒贤嫉能的小人形象。
在演义中狄青先是自己被叛军击败,之后又对朝廷任命的新任统帅杨宗保不满,并设计陷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后来这个情节又被各地方戏曲、评书进行加工、改编,奸臣狄青这个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上的狄青战功卓著,是北宋杰出的军事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更重要的是杨宗保这个角色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历史上杨家将比较出名的第三代是杨延昭的儿子杨广文。
狄青对杨广文有提携之恩,演义中陷害杨家将的说法纯属虚构。
一直到清代,狄青奸臣的形象才得到平反,出现了《万花楼》《五虎平西前传》等以狄青为主角的正面形象作品。
庞籍就倒霉得多了,庞太师的阴狠歹毒、无恶不作太深入人心了,坏得家喻户晓,而且愈演愈烈完全没有平反的机会。
戏曲评书、小说演义以及影视中,庞太师斗杨家将整整四代人,感觉庞太师除了和杨家将作对没别的可做了;
除了杨家将外,包拯也是庞太师的一大强敌,在各个影视作品中,和包拯从少年包青天斗到老年包青天,而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狗头)。
还有和三侠五义、呼家将等作对。
总之,庞太师很忙。】
真正的庞籍本人当场石化。
有种所有人都怀疑庞太师是他,但他坚信不是自己,结果却啪啪打脸的感觉。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虚构的,还大加演义?
庞籍:…¥a
他真的没有这么闲和这么多人作对!!还有,包拯也就算了,至少他们还同朝为官。
其他人是怎么回事?
还杨家四代,杨令公死的时候他甚至还没出世啊!
谁造的谣??
心好累。
狄青没想到还有他的戏份,枢密使!
他将来能坐到枢密使的位置?还没来得及高兴,又听到他被塑造成妒贤嫉能的小人。
狄青无语:“……”
更无语的还在后面,庞大夫(这时候的庞籍任左谏议大夫)居然是庞太师的原型,还和这么多人作对。
狄青看傻了都,文人的笔这么能造谣的吗?
看着神情呆滞的庞籍,狄青流露出一抹同情,清正的庞大夫居然被写成一个斗天斗地无穷斗的大奸臣,太惨了。
得知庞太师就是庞籍后,朝臣们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们没有猜错!庞籍果然就是那个庞太师。
众人原本在吃瓜,可听着“庞太师”的种种事迹,瓜吃不下去了,反而还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庞籍如此刚正不阿都被黑成这样,那他们呢?
赵祯倒是挺高兴的,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那岂不是在说他是紫微星下凡,所以才有文武曲星下凡相助?
嘿嘿。
不管书中是真是假,现在就是真的!
至于庞籍,庞爱卿真惨。
另一个当事人包拯也露出了无语的表情,从少年斗到老年,不至于不至于。他和庞籍虽同朝为官,但走的官路不一样。
庞籍早晚要进入中书门下省,执宰拜相。
而他是谏官,走到枢密就到头了。
他们真的没啥关系,斗什么?
【除了窝里斗之外,庞太师通敌卖国的事也没少干,有时是和大辽国为虎作伥,有时是和西夏国里应外合,有时又跟高丽国暗度陈仓。
可以说在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哪里有反派,哪里就有庞太师的身影。
当然了,这个庞太师并没有指名道姓说是庞籍,但是在《三侠五义》等作品中庞太师就叫庞吉,和庞籍同名同音,这很难不让人联想。
不过也有种说法庞太师的原型是宋仁宗张贵妃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