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节

第(3/5)节
    温廷安与杨淳闻罢,俱是摇了摇首,望鹤有孕在身,为了配合查案不得不起身烹米劳碌,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告座呢?

    望鹤也并不强请,尽了待客之礼后,她便是真正忙碌起来。

    首先,她信手掬起笸箩里的一捧细白的米,放入一个圆身的筛子?里,接着?去北墙搁放的水缸之中,用木勺舀起了一瓢澄澈的水,均匀地?淋洒在筛子?的上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静置在筛子?之中的黄埔米,被接踵而?至的澈水,冲荡得一干二净。

    “这是烹米的第一道工序,濯米。”望鹤一晌抻手反复揉捻筛中米,一晌淡声解释道,“这濯米所用的水,不是寻常的井水,也不是珠江水,而?是经过低温蒸馏过的山泉。”

    温廷安款款地?行上前去,仔仔细细地?观摩山泉水的面目,这山泉水的色泽,与寻常的井水、江水似乎不太一致,色泽要更?为剔透与雅炼,空气之中仿佛还弥散着?清郁的露水香气,仿佛汲饱了一整夜的夜霜水露。

    似是洞悉出了温廷安潜在的思绪,望鹤会心一笑?,温声地?解释道:“这大米,种植在黄埔的息壤之中,虽然?汲饱了泥壤之中的养料,但米农将?它们收割入仓运,再运送入夕食庵的米仓之时,此中是没有「濯」这一道工序的,有且仅有去谷壳这一个步骤,所以濯米,只能有庖厨来负责了。”

    “选用寻常的井水,会容易伤害黄埔米的质感,选择珠江水,中规中矩,除了濯去黏附于米粒外身的灰霭与斗米虫,便无旁的裨益。是以,夕食庵千甄万拣,在前期选用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水,最终觉得罗浮山上的山泉水为最佳,一日拢共十二个时辰,唯有初旭时刻以前的那一个时辰,山泉水的质感才?是最佳的。”

    望鹤揉抚着?这筛子?之中的米,细直的指尖穿过米粒的罅隙处,一行一止,仿佛在揉抚着?自己的婴孩,她的眼神分外柔和,面容之上泛散着?一抹母性的浓厚光辉,是只有内行人才?能读懂的喜悦与亟盼,这教温廷安眼前出现了一丝恍惚,不知为何,她竟然?是想起了丰忠全。

    这一位广州知府,在白昼喝早茶之时,话里话外都反复提及望鹤,提及她的时候,这位七十一岁的男子?,露出了一抹别样的慈爱、欢喜,他对望鹤所做之事,皆是如数家?珍,他论及她的这一份语气,藏着?一些腆然?与憨居,他明明对女儿家?的事是讷于表达,但出于一种别样的感情?,他又有些急于表达的样子?。

    丰忠全那时候说?过,他是看着?望鹤从小长到大的。

    也难怪他会对这般了解她的过往。

    丰忠全带温廷安浏览镇河塔的时候,提及过一个人物,是一位朝姓的工部官吏,下野岭南,创设了夕食庵,望鹤与这位朝姓大人,似乎存在一种联结,当?时丰忠全论及二人关系之时,囿于某种隐晦的缘由,便是匆促地?收住了话茬,不再开口。

    丰忠全,以及那位朝姓大人,同望鹤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这一个时辰的水,日出时朝露散尽,我们便是收录了这些朝露之水,用它来濯洗黄埔米……”望鹤娓娓道来之时,却发现对方并没有适时回应,不自禁抬眸望去,却是发现温廷安正不错不错地?凝视她。

    温廷安道:“这些烹米的法子?,乃系是师傅一人所创么?”

    望鹤下意识摇了摇首,温沉地?道:“自然?不是。”

    温廷安道:“师傅口中的「我们」,除了师傅,还有谁?”

    “自然?是夕食庵的主持,以及各位掌事庖厨之事师傅。”

    温廷安深深的凝视她:“那么,创设了夕食庵的朝姓大人呢?”

    「砰」地?一声,不知是不是因为力道陡地?不稳,用于筛米的筛子?,在望鹤掌心之间,险些跌坠而?落,好在她适时回神,险险地?摁牢了筛子?那樟木质地?的手柄,将?它往上回托,筛子?不慎磕撞在了陶瓷水缸的边缘,发出了极为醒目的一声响。

    温廷安不着?痕迹
第(3/5)节
推荐书籍: